使匈奴中郎将
官名。西汉时常遣中郎将使匈奴,称匈奴中郎将。元帝以后虽遣使频繁,身分仍为使节,事迄即罢。东汉建武二十六年(50)遣中郎将段郴等使南匈奴,授南单于玺绶,令入居云中,始置使匈奴中郎将以监护之,因设官府、从事、掾史。后徙至西河,又令西河长史岁将骑二千,弛刑五百人,助中郎将卫护单于,冬屯夏罢。自后遂为常制。《后汉书·百官志》:“使匈奴中郎将一人,比二千石。”本注曰:“主护南单于。置从事二人,有事随事增之,掾随事为员。”除监护南匈奴诸部落外,也常将南匈奴骑兵征伐乌桓、西羌等。
官名。西汉时常遣中郎将使匈奴,称匈奴中郎将。元帝以后虽遣使频繁,身分仍为使节,事迄即罢。东汉建武二十六年(50)遣中郎将段郴等使南匈奴,授南单于玺绶,令入居云中,始置使匈奴中郎将以监护之,因设官府、从事、掾史。后徙至西河,又令西河长史岁将骑二千,弛刑五百人,助中郎将卫护单于,冬屯夏罢。自后遂为常制。《后汉书·百官志》:“使匈奴中郎将一人,比二千石。”本注曰:“主护南单于。置从事二人,有事随事增之,掾随事为员。”除监护南匈奴诸部落外,也常将南匈奴骑兵征伐乌桓、西羌等。
见“龙翔军都指挥使”。
报纸名。初为外人在华言论机关。清光绪十九年正月初一(1893.2.17)在上海创刊。日报。英商华盛纺织厂董事丹福士(A.W.Danforth)及斐礼思(F.F.Ferries)等主办,蔡尔康、郁岱生、
1640—1711清云南金齿(今保山)人,字文炳,号仲修。回族。明永历帝在云南建国,以“经济之才”被推荐为锦衣侍郎。后隐居教读,专攻阿拉伯文、波斯文及伊斯兰教经典。曾到四川、陕西、河北等地寻师、讲学。
①惠施哲学术语。指非物质性之无限大概念。与“小一”相对。《庄子·天下》:“至大无外,谓之大一;至小无内,谓之小一。”成玄英疏:“囊括无外,谓之大也;入于无间,谓之小也。虽复大小异名,理归无二,故曰一也
明代设在今四川西南部兼管军民屯田及土司的机构。洪武二十七年(1394)以元罗罗斯地改置,治建昌卫(今四川西昌),相当于今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西部,统五卫、八所、五土司,即:建昌卫军民指挥使司辖后礼州、中
商人凭盐引支取贩卖之盐。又称常股盐。明制,凡灶丁煎办交给政府之灶课盐,一般均收贮于仓,商人纳粟或纳银后领得盐引,凭引下场支盐,并在指定行盐地区内贩卖。
书名。清庄受祺撰。一卷。庄氏于咸丰二年(1852)十月往湖北任知府,后擢按察使、布政使,在湖北八年,适值太平军攻武汉等地,将其所见所闻,编为是书。起咸丰二年十一月太平军攻克武昌,至同治元年(1862)
①一作䣍,或称商奄、商盖。古国名。嬴姓,在今山东曲阜东。西周初,随三监叛周,与徐戎、淮夷联合作乱,为周公所灭。成王以其地封周公之子伯禽,连同周围之地建立鲁国。②奄通阉,即宦官。《周礼·天
唐九部、十部乐之一。为双人舞,披彩锦,蹬赤皮靴。乐器有羯鼓、都昙鼓、毛员鼓、箫、笛、筚篥、铜钹、贝等。
古为镇安土洞。宋置军民安抚司,隶邕州右江道。元属镇安路,辖境约当今广西德保、天等、那坡等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