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鹤寺
中国伊斯兰教古寺之一。在今江苏扬州。相传为伊斯兰教主穆罕默德十六世裔孙普哈丁于南宋咸淳间至扬州传教时所建。明洪武二十三年(1390)哈三重建,嘉靖二年(1523)商人马宗道同“住持”哈铭重修。寺东向,礼拜殿由两部分组成。建筑为伊斯兰教风格,兼有汉式特点。寺内保存明永乐五年(1407)用汉、波斯、蒙古文书写的“谕米里哈只”告谕一张。
中国伊斯兰教古寺之一。在今江苏扬州。相传为伊斯兰教主穆罕默德十六世裔孙普哈丁于南宋咸淳间至扬州传教时所建。明洪武二十三年(1390)哈三重建,嘉靖二年(1523)商人马宗道同“住持”哈铭重修。寺东向,礼拜殿由两部分组成。建筑为伊斯兰教风格,兼有汉式特点。寺内保存明永乐五年(1407)用汉、波斯、蒙古文书写的“谕米里哈只”告谕一张。
官署名。西夏元昊建国初期设置。掌文武官员的注籍应选、人事调补。
明太祖朱元璋语录汇编。胡广等编纂。永乐十六年(1418)成书,与《太祖实录》同进。十五卷。万历三十年(1602),吕本校订刊印,改为六卷。凡五十一子目。参见“皇明宝训”。明太祖实录 书名。明官修。二百
北齐法律。北齐文宣帝即位,始制齐律。天保元年(550)命群臣刊定北魏麟趾格,但积年不成,犹依魏律。武成帝以律令未穷画一之道,宜定刑赏之宜,并频加催督。河清三年(564)由尚书令赵郡王叡和封述、魏收等数
地名。在今云南蒙自南部、红河北岸。清初为云南开化府新现汛七卡之一。
书名。明陈撰。二十四卷。以《资治通鉴》和《通鉴纲目》皆终于五代,而周威烈王以前,虽有金履祥《通鉴前编》,亦断自陶唐,因著此书。首述盘古至
书名。李钓鳌撰。一册。以冯桂芬、翁同龢、张之洞等清代人物为主题,作五言诗,共一百零九章,故名。有1935年鸿泥楼印本。
春秋战国时地方组织。周制,二十五家为里,里各立社,将全社人名书于版籍,称书社。亦借指一定数量的土地及附着人口。《左传·哀公十五年》:“昔晋人伐卫,齐为卫敌,伐晋冠氏,丧车五百,因与卫地,自济以西,糕、
书名。又名《平粤纪闻》。三卷。辑录清咸丰三年(1853)三月至四年正月有关镇压太平天国和上海小刀会起义的谕旨、奏稿、书信以及江南各府州县紧急情报等。一卷为《粤匪纪事诗》,署名海虞学钓翁著,另有粤西告示
809—884日本京都人。僧人。出家于比睿山,学天台宗经典。咸通三年(862,贞观四年)乘唐商船,随日本真如法亲王入唐。曾巡礼五台山(在今山西)、天台山(在今浙江)等佛教圣地,于大华严寺举行千僧法会。
春秋末鲁国人,名首,一作守,字乘,一作子乘。孔子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