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历史百科>历史知识>仁学

仁学

书名。近人谭嗣同著。二卷。清光绪二十二年(1896)成书。最早由梁启超在日本印行。今本据1911年国民报社出洋学生编辑所版。作者从圣教之旨、自然之理、孔子改制之道、《春秋》“三世”之义诸方面,说明事物“变化”、“日新”则存,反之则亡,为变法维新提供理论根据。内容包括哲学、宗教以及西方近代自然科学知识和社会政治学说。作者继承王夫之“道不离器”的观点,认为“”应随“器”而变,批判“天不变道亦不变”的儒家传统思想。又借用西方物理学的“以太”概念解释“”,提出“以太”即“”;“仁为天地万物之源,故惟心,故惟识”,以主观精神为宇宙之本原。又谓“仁以通为第一义”,主张“内外通”、“上下通”、“人我通”。试图以“”来打破封建闭关自守、“君民相隔”,反对封建等级制度,实行人人平等。为此,作者猛烈抨击现存制度,发出“冲决”封建“网罗”的呼声。提倡资产阶级民权,批判封建君权;主张男女平权、思想自由和个性解放,揭露封建纲常名教的欺骗性和危害性等,集中反映作者的哲学和社会政治观点。

仁学》书影

猜你喜欢

  • 俄罗斯族

    中国少数民族之一。旧称归化族。主要分布在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伊犁、塔城、阿勒泰、乌鲁木齐等地,其中以伊犁地区为多,也有一部分散居在黑龙江省和内蒙古自治区等地。人口13500人(1990年)。使用俄罗斯语

  • 李尚扬

    1825—约1863清湖南安仁人。咸丰二年(1852)在长沙参加太平军,后隶李秀成部。十年,随军破江南大营,占常州、苏州等地,封裨天义。次年从李世贤入浙,克龙游,擢忠裨天将。同治元年(1862),留守

  • 少习

    山名。在今陕西商南县东南。是秦、晋通楚的阨道。《左传》哀公四年(前491):楚谓晋士蔑曰:“将通于少习以听命”,即此。山下有武关,故一名武关山。《水经·丹水注》:“丹水自商县东南流注,历少习,出武关”

  • 小选

    ①亦称流外铨。唐吏、兵部选人注官,由郎中一人专掌选补流外官,谓小选。考其书、计、时务,具体铨试手续与流内略同。合格者由流外转授流内官,称入流。②唐代吏部郎官的别称。

  • 少史

    见“少吏”。

  • 李敬业

    即“徐敬业”。

  • 作坊使

    官名。五代始置。北宋开宝九年(976)分置南、北使,属西班诸司使,多不领本职,仅为武臣迁转之阶。咸平元年(998),定为同六品。熙宁三年(1070),改东、西作坊使。元丰改制,改正七品。政和二年(11

  • 马郎

    明时苗族青少年称谓。穿耳戴环为饰,已婚则去之。

  • 乞湿泐巴失海

    即“乞则里八寺海”。

  • 上清帝第六书

    奏折。康有为撰。即《应诏统筹全局折》。清光绪二十四年正月八日(1898.1.29)总理衙门代呈。极言“变则能全,不变则亡;全变则强,小变仍亡”之理,继请光绪帝取法日本,全面维新,并提出了全面维新的纲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