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历史百科>历史知识>事物纪原

事物纪原

书名。又名《事物纪原集类》。宋高承编。十卷。明正统中赵弼有增删为二十卷。凡世间事,皆有其发展过程。其有关记载多散见各种书籍中,惜无专辑,查找不便。承故汇辑二百一十七种事物起源资料成是书。今传本记事多达一千七百六十余事,当是后人增益,已非宋原本。凡分天地生植、正朔历数、道释科技、伎术医卜、舟车帷幄、城市潘御、农业陊渔、戎容兵械、战阵攻守、酒醴饮食、草木花果、虫鱼禽兽等五十五部。每部又分若干类子目。记录事物虽未皆能尽源,名目杂乱、类属不清,但资料丰富,排比详赡,足资考证。颇有影响,后世仿作甚多。有宋庆元三年(1197)建安余氏刻本,1937年上海商务印书馆据清光绪《惜阴轩丛书》本铅印《丛书集成初编》本。

猜你喜欢

  • 满洲蒙古御史题名

    书名。清苏芳阿编。一卷。辑录满洲、蒙古御史姓名等而成。清初至乾隆七年(1742),仅列人名,未详分年代。乾隆八年至道光十七年(1837)则注出年份、旗别、官阶并字号。初编成于道光时。后佚名续补至光绪十

  • 杨道宾

    1552—1609明福建晋江(治今泉州)人,字维彦,号荆岩。万历进士,授编修。历任国子监祭酒、礼部右侍郎,掌翰林院事。万历三十五年(1607)转左侍郎,署礼部事。后卒于官,谥文恪。有《文恪公集》。

  • 杨源

    明丰城(今属江西)人,字本清。浙江副使杨瑄之子。幼习天文,授钦天监五官监候。正德初年,屡以天变为名,上书指斥宦官刘瑾,两遭杖责。谪戍肃州(今甘肃酒泉),以杖伤过重,死于途中。

  • 梁襄

    金绛州(治今山西新绛)人,字公赞。大定进士。为薛王府掾,上谏世宗北幸金莲川田猎疏,盛传于世。后累迁保大军节度使,上《平赋书》。人称其学问该博,练习典故,尤长于《春秋左氏传》及地理、氏族等。

  • 宝韦斋类稿

    书名。清李桓撰。九十三卷。以李氏室名宝韦斋,故名。为《奏疏》、《官书》、《尺牍》、《甲癸梦痕记》、《明论》、《诗录》、《文录》七种。于光绪六年(1880)至十六年陆续刊印。及卒,尚有《宾退纪谈》一种未

  • 萧正德

    ?—549南朝梁宗室。字公和。萧宏第三子。武帝初未有男,养之为子。及称帝,别立萧统为太子,遂怀怨望。普通六年(525),逃魏。魏以其人庸劣,不加礼待。次年逃归,帝不治罪。中大通四年(532),封临贺王

  • 奏裁

    古代处理政务的专用语。即奏请裁决。《新唐书·百官志三》:“三司,谓御史大夫、中书、门下也。大事奏裁,小事专达。”宋制,凡各级官府遇疑案、要案,以及大理寺奉旨审讯案件,均须奏裁。

  • 李安世

    443—493北魏赵郡平棘(今河北赵县)人。文成帝时为中书学生。天安初,屡迁主客令。与南朝齐使刘缵相交接,以能言使之折服。迁给事中。魏初,民多荫附,豪强征敛倍于公赋。太和九年(485),乃上言宜更均量

  • 独贵龙

    又作多归轮。蒙古语,意为圆圈。清咸丰以后内蒙古伊克昭盟地区蒙古族人民反对官府和王公压迫的组织形式。因群众开会坐成圆圈,向官府发出的请愿书上有环形签名,故名。咸丰八年(1858)由乌审旗贫苦牧民丕勒杰·

  • 编译图书局

    官署名。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由原学务处编书局改办,为学部附设机构。制定编译章程九条。局长由学部奏派,局员由局长酌量聘用。附设研究所,专司研究编纂各种课本。是为中国部编教科书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