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朝野记
书名。明祝允明撰。四卷。杂撰明初至嘉靖末年遗闻轶事,详于太祖及成祖“靖难”之际。所记明初官仪制置,兵权礼乐之损益变通,整肃吏治,严惩贪墨,侦伺臣民,用刑残酷等掌故,足资参考。但掺杂闾巷琐屑故事,灵异诡怪传闻,体例漫无统纪,内容瑕瑜互见。
书名。明祝允明撰。四卷。杂撰明初至嘉靖末年遗闻轶事,详于太祖及成祖“靖难”之际。所记明初官仪制置,兵权礼乐之损益变通,整肃吏治,严惩贪墨,侦伺臣民,用刑残酷等掌故,足资参考。但掺杂闾巷琐屑故事,灵异诡怪传闻,体例漫无统纪,内容瑕瑜互见。
相传为夏桀时太史令。见桀迷惑、暴虐,遂出其图法(绘有先王政绩之图)泣谏,桀不听,乃投奔商汤(《吕氏春秋·先识》)。
官名。南宋初,因宰相范宗尹建议,在与金、伪齐接壤的淮南、京西、湖北等路分置镇抚使,其辖区至数府、州、军,并兼知府或知州。如翟兴为河南府、孟、汝、唐州镇抚使、兼河南知府,赵立任楚、泗州、涟水军镇抚使、兼
在今北京市平谷县东北。《资治通鉴》:唐广明元年(880)李克用自雄武军西还,“李可举遣行军司马韩玄绍邀之于药儿岭,大败之”,即此。
医官散官名。金置。从四品上。
书名。清傅恒等奉敕编纂,清代官修的第一部满汉分类大辞典。乾隆三十六年(1771)编成,由武英殿刊行。书凡四十六卷,包括总纲八卷,补总纲二卷,正编三十二卷,补编四卷。此书以康熙朝所编《清文鉴》为基础,做
春秋时期秦宫殿建筑饰件。五十年代前发现的均流于国外。1973—1974年于陕西凤翔县城南秦故都雍城遗址范围内姚家岗又出土六十四件,大多经打磨使用过。形制有片状和方筒状两种,方筒状者又有折角与直筒形之分
官署名。西晋分外兵曹置,为尚书省诸郎曹之一,与左外兵曹并掌京畿以外各地军队政令军务。属五兵尚书。设郎(郎中)。东晋、南朝省并外兵曹。北魏复置,与外兵曹、左外兵曹并属七兵尚书。北齐沿置,属五兵尚书,掌河
官名。隋炀帝置,大理寺的属员。参见“大理评事”。
西汉楚人。从刘邦平定天下,以善辩出名,常周旋于各诸侯国。高祖十一年(前196),出使南越,宣扬朝廷声威,使南越尉赵佗臣服。旋拜为太中大夫。诸吕擅权时,病免家居。后为丞相陈平划策,协调将相关系,于诛诸吕
①又名古堆或鼓堆。在山西新绛县西北。周四里,高五丈。以“穹窿而圆,状如覆釜,人马践履有声,故名”(《大清一统志》引《绛州志》)。唐温大雅《大唐创业起居注》:隋义宁元年(617),“帝(李渊)宿于绛郡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