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京郊社署
官署名。唐代于东、西二京置,隶太常寺,掌五郊、社稷、明堂之位,与奉礼郎设樽、罍、篚、幂。各置令一人,从七品下;丞一人,从八品上。另有典事、门仆、斋郎等属。
官署名。唐代于东、西二京置,隶太常寺,掌五郊、社稷、明堂之位,与奉礼郎设樽、罍、篚、幂。各置令一人,从七品下;丞一人,从八品上。另有典事、门仆、斋郎等属。
官名。清末稽查宫禁守卫长官。光绪三十四年(1908)置。三人,特简王大臣充任。掌稽查禁城、禁门、宫门、殿阁各处亲军、护军各营守卫事宜。宣统三年(1911)省。
?—616隋信都蓨县(今河北景县)人。大业七年(611),率众千余于清河(治今河北清河西北)反隋,窦建德率部来投,他自称东海公,以建德为司兵。十二年,因建德之力,大破隋军,杀涿郡通守郭绚。后因轻敌致败
书名。即《义和拳教门源流考》、《庚子奉禁义和拳汇录》、《拳案杂存》三书汇录。
佛经名。分大、小乘两类,译本很多。小乘涅槃经名《大般涅槃经》,六卷,东晋法显与佛陀跋陀罗合译;大乘涅槃经名《大本涅槃经》,四十卷,十六国北凉昙无谶译出;其后南朝宋慧观、谢灵运依六卷本删补成《南本涅槃经
457—466南朝宋孝武帝第十一子。字孝贞。大明中封始安王。前废帝时,位丹阳尹、南兖州刺史。泰始二年(466),明帝平晋安王刘子勋之叛,尽诛孝武帝诸子,被赐死。
①战国楚黄棘邑,汉初为棘阳侯国。高帝七年(前200)封杜得臣为棘阳侯。元朔五年(前124)改为县。以在棘水之阳得名。治今河南南阳县南。《资治通鉴》:王莽地皇三年(22),刘縯自湖阳“进拔棘阳”,既而败
春秋齐邑。在今山东齐河县北。《左传》宣公十四年(前595):“公孙归父会齐侯于谷,见晏桓子。”杜预注:“桓子,晏婴父。”《春秋地名考略》:“今济南府齐河县北有晏城,志云晏婴采邑也。”
商代方国(见殷墟甲骨文)。帝乙、帝辛时期,曾被商王征伐,其地有学者认为在淮河流域。
元代侍卫亲军之一种。主要以唐兀(党项)人士兵组成。至元十八年(1281),以唐兀军士三千设卫,长官为指挥使,秩正三品。负责守卫大都城(今北京)健德、和义、肃清三门。门尉三,儒学和蒙古学教授各一。同时也
见“包衣阿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