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府
①东晋孝武帝时,会稽王司马道子与其子元显并录尚书事,掌国政,道子府称东府。见《晋书·会稽文孝王道子传》。②唐末五代吴越以越州(今浙江绍兴市)为东府。唐乾宁四年(897),钱镠至越州受任镇东节度使,后还治杭州(今属浙江),称越州为东府。③宋代中书门下(政事堂)之别称。参见“二府③”。
①东晋孝武帝时,会稽王司马道子与其子元显并录尚书事,掌国政,道子府称东府。见《晋书·会稽文孝王道子传》。②唐末五代吴越以越州(今浙江绍兴市)为东府。唐乾宁四年(897),钱镠至越州受任镇东节度使,后还治杭州(今属浙江),称越州为东府。③宋代中书门下(政事堂)之别称。参见“二府③”。
明洧川(今河南长葛东北)人,字介儒,号御龙子、九二闲人。万历进士。官至按察司佥事。著有《肃皇外史》、《御龙子集》、《郢垩集》。
?—前472春秋时蔡国国君。公元前491—前472年在位。名朔。蔡昭侯之子。蔡昭侯二十八年(前491),蔡大夫杀昭侯,立他为君。死后子产继位。
东汉初匈奴单于。呼都而尸道皋若鞮单于之弟。建武二十二年(46)继其侄乌达鞮侯为单于。二十四年右薁鞬日逐王比率部南下归汉,自立为单于。是后匈奴分裂为南北两部,史称蒲奴为北单于。因南单于在东汉王朝扶持下数
北周铜钱。武帝建德三年(574)始铸,以一当布泉十枚,与布泉并行。钱文玉筋篆,制作精美。为北周三大名泉之一。
官名合称。南朝宋以称太子屯骑校尉、太子步兵校尉、太子翊军校尉。齐、梁、陈沿置。北魏亦置。北齐则改为太子旅骑、屯卫、典军校尉的合称。
?—1642明山东淄川(今淄博西南)人,字圣鹄,号宪松。万历进士。历玉田、遵化知县。迁礼部主事,改御史,巡按河南、应天。万历四十三年(1615)以病归。天启元年(1621)进大理寺丞,后避党争去职。崇
一作阿史那车簿啜。唐时西突厥首领。出车鼻施部。永淳元年(682)率十姓反唐,围弓月城。安西都护王方翼往救,破之于伊丽水(今伊犁河)。他退守热海,合三姓咽面拒唐,王方翼再破其军。
抄本。清阮元撰。四卷。为阮元在翰林院侍讲任内为清国史馆所撰稿。顾栋高、孙奇逢、李容、黄宗羲、王夫之、高愈、顾炎武、胡渭等四十四人立有专传,陈祖范、吴鼎、梁锡玙等五十九人立附传。认为理学家与经学家宜并重
?—1西汉南阳杜衍(今河南南阳西南)人。杜延年之孙。成帝时,嗣父爵为侯,曾任太常、函谷关都尉,坐法免官就国。哀帝时,上书言外戚王氏擅权日久,朝无骨骾之臣,建议拔用朱博,为定陶共王立庙京师,尊帝母丁后为
?—前163西汉赵人。文帝十五年(前165)以望气见文帝,言长安东北有五采神气,宜立祠上帝,以合符应。文帝于是作渭阳五帝庙,次年郊祀。又使博士诸生作《王制》,谋议巡狩封禅事。遂以此贵幸,官至上大夫。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