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历史百科>历史知识>东宁陈氏番俗图

东宁陈氏番俗图

画册名。东宁即今台湾,清人描绘台湾高山族社会生活之作品,一说为陈士俊绘。纸本设色,三十二开,其中反映社会风俗者十八幅,题词十八幅,植物十一幅,动物三幅,题跋三幅。每开纵25.9厘米,横34.7厘米。题记文字与六十七的《番社采风图考》大同小异。现藏中国历史博物馆。

猜你喜欢

  • 受降城

    ①西汉太初元年(前104)为接受匈奴投降,武帝令将军公孙敖所筑。在今内蒙古乌拉特中旗东阴山北。②唐景龙二年(708)张仁愿于黄河以北筑三受降城,首尾相应,用以防御突厥的侵扰。中受降城在今内蒙古包头市西

  • 左民尚书

    官名。三国魏改民曹尚书置,为五曹尚书之一。两晋、南朝皆置,为尚书省左民曹长官。魏、晋、宋、陈皆三品,梁十三班。北魏初亦置,后改度支尚书。唐人修《隋书》,避唐太宗(李世民)讳,改称左户尚书。

  • 芜城

    汉广陵城的别称。在今江苏扬州市西北蜀冈上。后汉末荒芜。南朝宋大明三年(459)竟陵王诞之乱后,更甚。故别称“芜城”。宋鲍昭《芜城赋》即登广陵城有感而作,有“直视千里外,唯见起黄埃”句。

  • 江北淮东道肃政廉访司

    官署名。简称淮东(道)廉访司。元代地方监察机构。直属御史台的内八道监司之一。至元十四年(1277)于淮安路置江北淮东道提刑按察司,简称淮东按察司,监扬州、淮安、高邮等路府。二十一年,迁扬州路。二十六年

  • 甲长

    ①见“甲”。②南宋乡兵基层领兵官。建炎元年(1127),诸路州军置忠义巡社,隶宣抚司。后募乡民为之,每十人为一甲,设甲长一人领之。

  • ?敖

    即“孙叔敖”。

  • 马光

    ?—94①东汉扶风茂陵(今陕西兴平东北)人。马援之子。明帝永平中,为黄门侍郎。后任越骑校尉、执金吾。章帝建初中封许侯,拜卫尉。与兄防皆贵盛,奴婢各千人以上,资产巨亿,又买京师膏腴美田,多蓄宾客,刺史、

  • 湖学

    宋代著名地方学校湖州(今属浙江)州学简称。宝元三年(1040)知州滕宗谅始建。康定二年(1041)胡宿增建。胡瑗任教授时,一反当时尚词赋之风,立经义、治事两斋,讲明六经和治道,注意治民、治兵、水利、算

  • 圜丘

    皇帝祭天大祀之处。又名圜丘坛、圜丘台、拜天台或祭天台。在今北京天坛公园内,为天坛之主要建筑。始建于明嘉靖九年(1530),清乾隆十四年(1749)在明代坛基上扩建。圆形三层,台面铺艾叶青石,除中心石外

  • 江苏武备学堂

    学校名。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江苏巡抚聂缉椝委托丁翘山在苏州开办,系由丁氏开办的随营学堂改设而成。松峻任督办,戴子迈为监督。招收学生分正课生与附课生。自江苏防营中挑选识字勇丁为正课生;选募官绅子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