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吉
西汉鲁国(治今山东曲阜)人,字少卿。熟习律令。初为狱史,迁至廷尉右监。武帝末治巫蛊狱,皇曾孙因卫太子事系于狱中,乃数护卫之。后为车骑将军军市令,迁大将军长史。及皇曾孙立为帝(宣帝),赐爵 关内侯。地节三年(前67)为太子太傅,旋迁御史大夫,进封博阳侯。神爵三年(前59)为丞相。政尚宽大,不问小事。掾史有罪赃,不称职,辄长给休假以去职,无所案验。公府不案吏,后遂以为故事。以知大体见称,与魏相并有时名,号为“丙魏”。卒于官。
丙吉
西汉鲁国(治今山东曲阜)人,字少卿。熟习律令。初为狱史,迁至廷尉右监。武帝末治巫蛊狱,皇曾孙因卫太子事系于狱中,乃数护卫之。后为车骑将军军市令,迁大将军长史。及皇曾孙立为帝(宣帝),赐爵 关内侯。地节三年(前67)为太子太傅,旋迁御史大夫,进封博阳侯。神爵三年(前59)为丞相。政尚宽大,不问小事。掾史有罪赃,不称职,辄长给休假以去职,无所案验。公府不案吏,后遂以为故事。以知大体见称,与魏相并有时名,号为“丙魏”。卒于官。
丙吉
学校名。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浙江清泰门内小米巷原有军装局改建而成。次年二月开学,经费每年四万余元,其中有法律本科二年级一班,政治本科一年级一班,法律专修科一、二、三年级各一班,政治经济专修科二年
唐时渤海(今山东滨州)人。历官政堂省左允、永宁县丞。娴于辞令,喜好击球,有仪容。长庆元年(821,日本弘仁十二年),首次使日本。大和元年(827,日本天长四年),率百余人二次出使日本。大中二年(848
官名。战国魏置。持符节的使臣。《战国策·魏策四》:“魏攻管而不下。安陵人缩高,其子为管守。信陵君使人谓安陵君曰:‘君其遣缩高,吾将仕之以五大夫,使为持节尉。’”持书御史 见“治书御史”。
1866—1920清内蒙古哲里木盟科尔沁右翼前旗(又称扎萨克图旗,今属兴安盟)人。蒙古族。早年出家为喇嘛。光绪七年(1881)还俗,袭札萨克图郡王,并任哲里木盟副盟长。二十六年,因阻挠查办“卖荒敛财”
?—1415明时瓦剌贵族首领。据蒙文史籍,系出克哷古特(一说即土尔扈特),原统辖瓦剌诸部。明建文元年(1399),因不满额勒伯克汗封巴图拉为丞相治理瓦刺,起兵杀汗,为瓦剌称雄之始。永乐十三年(1415
战国时人。一作柏夫氏。墨家后学。为墨子死后墨家三派代表之一。参见“相里氏”。
即普通人。古未仕者著白衣,故称白身,亦称白衣人。清沿用之。其法律地位低于官绅,高于贱民、奴仆。
938—973五代幽州(治今北京西南)人。好老庄,博通经史,精于礼仪,以文章、书法著称。南唐元宗时,起家秘书省正字。后主时,官至中书舍人。以国家日衰,当权者充位无所为,愤切上疏,指陈时政,词语讦激,凡
官名。(1)十六国前赵刘曜置,以授苻洪,统率氐人。后赵及北魏沿置。(2)南朝梁天监七年(508)置,四宁将军之一,为施用于境外的武职二十四班中的二十二班,地位相当于镇西将军。
又名毛线绣。系用各种颜色的优质毛线,将图案绣制在坚硬、特制的网眼布(钢丝布)上而成。中国的毛线织绣,西汉时期已由新疆流传到中原等地,多为坐垫、褡裢等生活用品。将彩色毛线绣在有网眼的钢丝布上的绒绣,二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