额哲库
满语官名。①清朝通政使司知事和都察院都事满语均作额者库。通政使司知事,满、汉各一人,秩正七品,与经历分掌出纳文移,并帅役在登闻鼓厅巡察。都察院都事,满、汉各一人,秩正六品,负责承办缮本及满官册籍。乾隆六年(1741)以后专管礼、兵、工各部关涉事件。②清入关前六部所设之职官。入关后改为主事,其满文名为额哲库哈番。
官名。清太宗崇德三年(公元1638年)于六部各设额哲库,地位在正副理事官与启心郎之下。顺治元年(公元1644年)改为主事。
满语官名。①清朝通政使司知事和都察院都事满语均作额者库。通政使司知事,满、汉各一人,秩正七品,与经历分掌出纳文移,并帅役在登闻鼓厅巡察。都察院都事,满、汉各一人,秩正六品,负责承办缮本及满官册籍。乾隆六年(1741)以后专管礼、兵、工各部关涉事件。②清入关前六部所设之职官。入关后改为主事,其满文名为额哲库哈番。
官名。清太宗崇德三年(公元1638年)于六部各设额哲库,地位在正副理事官与启心郎之下。顺治元年(公元1644年)改为主事。
官名。唐武则天垂拱元年(685)改主五郎中置,员一人,从五品上。为吏部司封司长官,掌封爵、命妇、朝会及赐予等事。中宗神龙元年(705)复改主爵郎中,玄宗开元元年(713)再改司封郎中。北宋前期不领司封
参见“詹事丞”。
官名。汉景帝时置,与大农令为平行的官,详见“都内令丞” 。
即“牧师菀令”,菀通苑。见“牧师菀令”条。
官名。北齐置。见“供府署”。
官名。即南宫南屯司马,东汉置,属卫尉,领员吏九人,卫士一百零二人,主守卫皇宫平城门。官名,东汉置,属卫尉,掌守护南宫平城门。《后汉书·百官二·卫尉》:“宫掖门,每门司马一人,比千石。本注曰:南宫南屯司
库名。元置,属户部,掌诸色缎匹。设官同万亿宝源库。见《元史·百官一·户部》。官库名。元置,属户部。掌诸色缎匹。设都提举、提举、同提举、副提举,员额品秩同都提举亿万宝源库,惟增置副提举一人。又有提控案牍
官名,西汉置,掌迎送少数民族事务。《汉书·金日磾传》:“上使使问所欲,以弟岑为托。上召岑,拜为使主客。”注:“服虔曰:官名,属鸿胪,主胡客也。”官名。为大鸿胪的属官。《汉书·金日磾传》载成帝时,“上诏
官名,汉置,俸二百石,各边县置,主边防障塞的武官掌禁备羌夷犯塞。见《后汉书·百官志五·边县》。
官名。南朝梁置,秘书省属官,参预修撰国史。陈沿置。见《陈书·傅縡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