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历史百科>古代官职>门下循行

门下循行

吏名。东汉、三国、晋朝置,为郡府低级散吏。设员不定,类似门下客。亦称循行。


官名,也简称循行,汉置,为门下散职,无定员,无固定职事,类似门下客,地位在门下书佐之下,在小史、门干之上,魏晋沿置。《三国志·魏书·司马芝传》:“门下循行尝疑门干盗簪,干辞不符,曹执为狱……循行何忍重惜一簪,轻伤同类乎!”《三国志·吴书·胡综传》:“综年十四,为门下循行。”

猜你喜欢

  • 祝史

    官名。春秋战国置。掌祀礼仪司告鬼神,《昭公二十五年》: “吾事鬼神丰,于先君有加焉。今君疾病,为诸侯忧,是祝史之罪也。”隋朝初,于太常寺置太祝署,置十六人,炀帝时废署,以其直隶太常寺。唐初置十二人,后

  • 尚功局

    官署名。宫廷女官六局之一。隋炀帝始置,初名尚工。唐改置为尚功。掌督宫服缝制、珍宝钱货、锦彩缣帛、支度衣食诸事。设尚功二人,下设司制、司珍、司彩、司计四司,各分置司、典、掌以掌其事。宋、金置而不称局。明

  • 辍朝

    为大臣去世休朝致哀。唐朝中外、文武大臣三品以上和致仕官曾任三品以上正官或四品清望官者死亡,休朝致哀一日或数日。五代因之,后唐追册四庙亦休朝。

  • 封桩下库

    见“封桩库”。

  • 驾部承务郎

    官名。隋文帝置驾部员外郎,为侍郎的副职。炀帝改诸司侍郎为郎,废员外郎,增郎的员额为二人,后又减为一人,另置承务郎一人,掌同员外郎。唐武德初沿置,三年(公元620年)改为驾部员外郎,见该条。

  • 金部郎官

    金部郎中、员外郎通称。

  • 常少

    太常少卿简称。

  • 乌思藏宣慰司

    即“乌思藏纳里速古鲁孙等三路宣慰使司都元帅府”。

  • 佽飞令丞

    官名。汉武帝改左弋为佽飞,详见“左弋令丞”。

  • 神部长

    官名。北魏置。尚书神部曹次官,佐尚书掌祭祀之事。《魏书·奚斤传》: “(奚买奴)有宠于显祖,官至神部长。”一说即祠部长之别称。职掌参见“祠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