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统制司
官署名。北宋后期,大军出师征伐,诸军不相统属,即以其中一人为都统制。建炎元年(公元1127年)置御营使司,在御营使、御营副使的节制下统领军队。南宋时都统制为各支屯驻大军的统帅,其官署称为都统制司,有副都统为司的副长官。司中属官有计议官,主管机宜文字、干办公事、准备差遣等。屯驻大军之下第一级领兵官,称为统制,某些官位高的武将统领屯驻大军下的一军时,亦有称都统制者。如绍兴末年,吴拱曾任利州西路驻扎御前中军都统制。
官署名。北宋后期,大军出师征伐,诸军不相统属,即以其中一人为都统制。建炎元年(公元1127年)置御营使司,在御营使、御营副使的节制下统领军队。南宋时都统制为各支屯驻大军的统帅,其官署称为都统制司,有副都统为司的副长官。司中属官有计议官,主管机宜文字、干办公事、准备差遣等。屯驻大军之下第一级领兵官,称为统制,某些官位高的武将统领屯驻大军下的一军时,亦有称都统制者。如绍兴末年,吴拱曾任利州西路驻扎御前中军都统制。
官名。即尚衣奉御。
官名。隋炀帝大业三年(607)增置谒者台属官,置二十员,从六品,同内史省通事舍人之职。官名。隋炀帝把谒者与通事舍人二官合并,称通事谒者,掌出使慰劳,呈奏案章等。见《隋书·百官下·谒者台》、《通典·职官
官名。元皇庆元年(1312)改回回司天台为监,设少监二人,正五品,以回回人充任,佐提点、监掌司天监事。明洪武元年(1368)沿置,亦设二人,正五品,以回回人充任。三年,改名回回钦天监少监。
海军同等官。北洋政府设置,其军阶为上校,掌理海军航务。
官署名。辽朝北面官,统领遥辇帐所属之乣军,设详稳等职。官署名。辽置,属北面诸帐官,掌遥辇帐兵马之事,设官有遥辇乣详稳、遥辇乣都监、遥辇乣将军、遥辇乣小将军。
官名。承运库为明朝内府十库之一,其长官为大使、副大使,掌管库务。内府十库为:承运库(贮缎匹、金银、宝玉、齿角、羽毛等)、广积库(贮硫磺、硝石)、广惠库(贮钱钞)、广盈库(贮紵丝、纱罗、绫锦、紬绢)、赃
官署名。清末陆军部海军处所属机构。光绪三十四年(1908)由原机要司改设。掌海军及各省水师官任用,拟定章制礼仪,制造收存炮械,管理海军驾驶、管轮人员。辖制度、器械、驾驶、管轮四科。置司副官、科长、科员
官名。“转运判官”之简称。宋朝始设,为转运使之佐官。初掌随军供办军需,太宗以后,因转运使逐渐成为各路之长官,遂改为经度一路全部或部分财赋。后代沿置。金朝为都转运司 (中都路) 及转运司 (其余各路)
科举制度,指文科、武科殿试第一名,始见于唐。初因应礼部试得中放榜,故称第一名为状头(元)。宋朝定制。太祖开宝八年(975)殿试,重定礼部合格举人名次,正式用以称得第一名者。后历朝沿用,亦称殿元。明清文
古代君王处理政事的宫室。《礼记·文王世子》:“诸父守贵宫贵室,诸子诸孙守下宫下室。”注:“谓守路寝。”路寝:君王处理政事所居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