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历史百科>古代官职>郡通事

郡通事

(1)郡门下吏员名。晋置,《彭祈碑阴》有门下通事,大概是郡府门下掌传达通报的属吏。(2)郡佐官名。据《魏书·官氏志》载,北魏太和十七年(公元493年)第一次所颁《职品令》,代郡的佐官有通事,秩正七品上。北魏前期石刻《中岳嵩山灵庙碑》亦有□(河?)南郡通事、□□通事各一人,见《八琼室金石补正》一二。是外郡亦置通事。大概是因北魏郡守多为鲜卑人,不解汉语,故置通事以为译员。

猜你喜欢

  • 王国尚食监

    官名。西汉置,《汉书·高唐传》记文帝为代王时有尚食监高祛,主王国膳食。

  • 太史署丞

    官名。北齐置,太史署次官,亦称太史丞。佐太史署令掌本署事务。

  • 司勋上士、中士

    官名。见“司勋中大夫、下大夫”。

  • 三千营

    军事编制。明永乐(1403—1424)时以塞外降丁三千人组成,置为京军三大营之一。均为骑兵。司巡哨,以警卫京师,选勋臣二人为提督。景泰元年(1450)改立十团营。以原三营称老营,遂废。成化三年(146

  • 东园局丞

    官名。详见“东园局”。官名。北齐光禄寺所属有东园局丞,掌管丧葬用具。

  • 赞善大夫

    官名。唐代左右春坊皆置赞善大夫,此似朝廷的谏议大夫。《新唐书·百官四上·左春坊》:“左赞善大夫五人,正五品上;掌传令,讽过失,赞礼仪,以经教授诸郡王。”

  • 莫嚣

    官名。春秋时楚国置。军吏。大夫爵。《淮南子·修务训》: “吴与楚战,莫嚣大心抚其御之乎曰: 今日距强敌,犯白刃,蒙矢石,战而身死,卒胜民治,全我社稷,可以庶几乎?”

  • 机干

    宋朝主管机宜文字、主管书写机宜文字与干办公事合称。官名合称。见“机宜”。

  • 礼仪院

    官署名。①宋真宗大中祥符六年(1013)置,掌依典礼裁定行礼所用仪仗、法物等制度。多以参知政事为判院,学士、丞郎、诸司三品以上为知院。仁宗天圣元年(1023)废。②清初内府机构之一。顺治十七年(166

  • 左牝都尉

    官名。北齐置,掌左牝局,从九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