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历史百科>古代官职>郡军府

郡军府

官署名。魏晋南北朝时代,刺史常带将军,其佐吏除承汉以来的丞与功曹,主簿,诸曹掾、史之外,仿州军府之制,多置参军。其军事重地或郡当边区有少数民族者,亦置军府,如会稽、丹阳、吴郡、吴兴、琅邪、高阳、宣城、东阳、江夏、竟陵、巴东、建平、武陵、广兴等郡,均有军府。其属员大体如州军府,《宋书·百官志上》说:将军为刺史者,其置佐如公府,有长史、司马及诸曹参军以下,唯小号将军为大郡太守或边郡太守,不一定置佐吏;若置佐吏,亦不置长史,唯置司马以下而已。南北朝时期,郡佐吏的职掌,尽为郡军府僚佐所夺,故州佐成为冗职。北周时有混合郡府与郡军府两系佐吏减省冗员的趋势。至隋文帝统一全国后,于开皇三年(公元583年)废除郡一级建制,以州统县,郡佐吏与郡军府佐吏均行裁撤。参见“州军府”。

猜你喜欢

  • 乐府丞

    官名。西汉属少府,为乐府令副职。官名,汉置,为少府属官,佐乐府令掌管音乐,是乐府的副长官。见《汉书·百官公卿表上·少府》,参看“乐府令”条。

  • 三京府

    唐代京兆、河南、太原三府的合称。唐于京都置牧,以为京府正官,设别驾或长史为其佐官。但充任京都之牧者,均为未出閤的皇子,而政事由别驾(贞观末改为长史)主持,职小任大,名实相乖。至玄宗时改长史为尹,始能以

  • 雄俊中大夫

    官名。北周置,正五命,府属不详。任此职者见《北周六典》所引《大隋上开府城公扈使君铭》:“建德六年(公元577年),除郑州刺史。寻授内雄俊中大夫,刺史如故。”属官有雄峻中士,正二命。雄俊有时作雄峻,当是

  • 都督佥事

    官名。元末朱元璋于大都督府置,一人,又称佥都督,从三品。吴元年 (1367) 升从二品。洪武十二年 (1379) 再升正二品。十三年改都督府为五军都督府,分置,恩功寄禄,无定员。凡有公、侯、伯爵者,可

  • 左右虎贲倅长下士

    官名。见“左右虎贲率上士”。

  • 荐任警察官任用资格

    依照国民党政府于民国二十四年(公元1935年)十一月公布的《警察官任用条例》的规定,荐任警察官须具有下列资格之一始能任用:一、经高等警察行政人员考试及格者;二、曾任警察官或专办警察行政事务的荐任官经铨

  • 装潢匠

    杂任职名。唐于秘书省置十人,东宫崇文馆与司经局各置二人,掌装潢事务。

  • 太常博士

    官名。秦、汉有博士,名义上隶太常,备咨询顾问,参议朝政礼仪典章。西汉中期以后,分掌经学传授,称五经博士。魏、晋置国子博士、太学博士专掌经学传授,参议礼制,遂别置太常博士四员,为太常属官,掌引导乘舆,拟

  • 开府

    ①指开设府署、辟置僚属。始于汉朝,通常只许三公开府。东汉献帝初平三年(192),又许车骑将军开府。魏晋南朝时期,常以此作为对高级官员的宠待。②官名。北魏置,孝文帝太和十七年(493)定为第一品下,二十

  • 戈什哈昂邦

    即“郭什哈昂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