郊祠局丞
官名。北齐置。见“郊祠局”。
官名。北齐置。见“郊祠局”。
官名。北宋陪都应天府属官,或以京朝官签书判官之事,掌助理本府公事。
即“小宗师上士”。
官名。唐朝置为太子内官,三员,从八品,掌东宫园苑种植蔬果,隶司馔。女官名。唐代太子内官中有此官,从八品,掌种植蔬菜果木。见《新唐书·百官二·太子内官》。
官署名。北宋神宗元丰 (1078—1085) 改制后,大理寺置,专掌定断诸路申奏到狱案,以大理评事、大理司直领之。
宋代置内客省使、延福宫使、景福殿使、宣庆使、宣政使、昭宣使,多为内侍和武臣的高级阶官,朝参时位在东班前,称为班官。
官名。北魏置,为派驻尚书省驾部曹监察政务、兼理曹事的内廷官员。孝文帝太和十七年(493)定为从三品上。
市政府的属局之一。国民党政府规定,若市因实际需要,得增设卫生局,将社会局掌理公共卫生、环境卫生、医务检验、医院、菜市、屠宰场的设置及取缔事项划归该局主管,主官为局长。
见“殿试”。科举考试的方式之一。即“殿试”,见该条。
官署名。元朝置。秩从七品,隶宣徽院,设于成宗大德四年(1300),掌宫廷诸物出纳。置提领、大使、副使各一员。
官名。见“尚书左选郎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