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历史百科>古代官职>辅国将军

辅国将军

①官名。将军名号。东汉献帝建安元年(196) 置,拜伏完为之,仪比三司。三国、两晋沿之,魏、晋皆三品。十六国后秦、后凉、北凉亦置。南朝宋明帝泰始五年(469) 七月改名辅师将军,后废帝元徽二年(474) 六月复旧,三品。齐为小号将军。梁武帝天监七年(508) 罢,改置轻车至贞毅等五号将军代之。北魏置,孝文帝太和十七年(493) 定为三品上,二十三年改为从三品。北齐从三品。北周七命。隋初置为散号将军,从六品,炀帝大业三年(607) 罢。②明、清宗室爵名。明朝凡郡王长孙以外之诸孙,授此。清朝为十四等封爵的第十二等,其中又有一、二、三等之分。


1、杂号将军名,东汉置,掌征伐。《后汉书·孝献帝纪》:“(建安元年)封卫将军董承为辅国将军;伏完等十三人为列侯。”三国魏、吴皆置。《三国志·吴书·陆逊传》:“权大笑称善,加拜逊辅国将军,领荆州牧。”其后,晋、十六国后秦、后凉,南北朝皆置。隋初置,后罢。

2、封爵名。明制,郡王之孙封辅国将军。清朝为宗室封爵的第十二级。

猜你喜欢

  • 典钟

    内职掌名。唐置,属司天台,掌击漏钟,与典鼓合置三百五十人。太子率更寺亦置十二人。

  • 翰林医痊

    官名。北宋徽宗政和三年(1113)置,为从七品医官阶官。医官名,也是医官官阶名,宋设此医官,供内侍。见《宋史·职官九·医官》。

  • 驰义将军

    官名。南朝梁置。武帝天监七年(508)定为施用于境外的武职二十四班中的十一班,拟电威将军等号,大通三年(529)定制后,改拟武猛将军等号。

  • 京卫指挥同知

    武官名。明置, 见“京卫”。

  • 协律中郎将

    官名。晋朝置。《晋书·律历上》:“泰始十年(274),中书监荀勖、中书令张华出御府铜竹律二十五具”,“问协律中郎将列和”。职掌当同协律校尉。

  • 紫宸

    紫宸殿学士简称。

  • 书理

    官名。太平天国设置,为将军、总制、监军、军帅、师帅、旅帅、卒长的属官,掌理文书的工作。将军书理、总制书理、监军书理员额各四人,官阶均为职同军帅;军帅书理员额四人。官阶为职同师帅;师帅书理员额二人,官阶

  • 奉天府尹

    官名。清代顺治年间建奉天府,设兼管府事大臣一人;尹,满洲一人;丞,汉一人。其属有:治中、围场通判、库大使、经历、司狱、巡检兼司狱、府学教授各一人。所辖海防同知、军粮同知各一人,承德县知县、典史各一人。

  • 后苑房廊所

    官署名。宋朝置,掌后苑所属房廊,寄囤蔡河商人所运谷物,存放淮浙江湖六路运到货物。

  • 左尚署令

    官名。即左尚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