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历史百科>古代官职>谒者仆射

谒者仆射

官名。秦、西汉隶郎中令(光禄勋),统领诸谒者,职掌朝会司仪,传达策书,皇帝出行时在前奉引。东汉为谒者台长官,名义上隶光禄勋,侍从皇帝左右,关通内外,职权颇重。秩皆比千石。三国沿置,魏五品。西晋武帝省,东晋省置无常。南北朝复置为谒者台长官,掌大拜授及百官朝会班次,或奉命出使,职权较汉为轻。宋五品,梁六班,陈七品,北魏孝文帝太和十七年(493) 定为从四品上,二十三年改六品上。北齐置三员,六品上。北朝又置中谒者仆射,领宦官中谒者。隋初罢,炀帝时置大夫为谒者台长官。参见“谒者”、“谒者台”。


官名。为谒者之长,设谒者台的,则为台率。后汉置谒者仆射一人,比千石,为谒者台率,主谒者,天子出,奉引。见《后汉书·百官二·谒者仆射》。魏谒者仆射掌大拜授及百官班次,统谒者十人。宋沿魏制,仆射领谒者十人,掌小拜授及百官报章。齐因之。梁代谒者仆射为谒者台长官,领谒者十人,掌朝觐宾飨;谒者掌奉诏出使拜假朝会宾赞等。北魏、北齐谒者仆射为谒者台长官,掌吉凶公事、导相礼仪。隋代谒者台长官不称仆射而称大夫。见《通典·职官三·中书令·通事舍人》。参看“谒者台”条。

猜你喜欢

  • 卫尉寺少卿

    即“卫尉少卿”。官名。北魏始置卫尉少卿,北齐称卫尉寺少卿,为卫尉寺的副长官,隋唐至宋沿置。参见“卫尉寺”。

  • 左右奉宸卫

    唐府兵十六卫中的两卫。即“左右千牛卫”,见该条。

  • 环卫官

    官制用语。又称“南班”。北宋承唐制,置左右金吾卫上将军、大将军、将军、中郎将、郎将,左右卫上将军、大将军、将军、中郎将、郎将,左右骁卫上将军、大将军、将军,左右武卫上将军、大将军、将军,左右屯卫上将军

  • 司命军政

    官名,王莽置,掌执军法。见《汉书·王莽传中》。

  • 左右内率

    东宫武官名。见“左右内率府”。

  • 地官府

    官署名。西魏恭帝三年(556)置,北周沿置。与天官、春官、夏官、秋官、冬官府合称六府。以大司徒卿为长官,设小司徒上大夫、地官府都上士佐其职,领民部中大夫、载师中大夫、师氏中大夫、司仓下大夫、司门下大夫

  • 中黄藏令

    官名。西晋置。东汉、三国魏皆有中藏府令,管理宫中金银币帛库藏。西晋改此名,职掌略同,仍属少府。东晋、南朝宋、齐不置。梁、陈于少府卿下置中黄令,北齐于太府卿下置黄藏令,职掌类此。官名。晋置,属少府,为管

  • 牧厂协领

    官名。清置,为牧厂总管所属,见“牧厂统辖总管”。

  • 京师探访队

    官署名。清末京师侦查机关。光绪三十一年 (1905) 于巡警部设。专司探访、侦缉奸宄,凡行踪诡密、潜谋不轨、来历不明、形迹可疑者,均需进行探查。置监督一人,辖中、左、右三路局。三十二年,改隶民政部。宣

  • 集贤殿书院侍讲学士

    官名。唐朝中书省集贤殿书院置,五品以上为之,以质史籍疑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