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历史百科>古代官职>计臣

计臣

谋臣。《史记·苏秦列传》:“臣闻明主绝疑去谗,屏流言之迹,塞朋党之门,故尊主广地强兵之计臣得陈忠于前矣。”又如《孔丛子对魏王》:“子高谓魏王曰:臣入魏国,见君之二计臣焉,张叔谋有余,范威智不逮。”

猜你喜欢

  • 忠义校尉

    官名。东汉献帝建安(196—220)中孙权置。是仪自骑都尉迁此,专典机密。见《三国志·是仪传》。官名,东汉末年孙权置,掌机密。领兵从征伐。《三国志·吴书·是仪传》:“孙权承摄大业,优文征仪。到见亲任,

  • 小匠师上士、中士

    官名。见“匠师中大夫”。

  • 精膳署

    官署名。清末典礼院所属机构。宣统三年(1911)设。掌筵宴、祭品事项,稽核典礼应用酒醴、牲牢、庶羞等。置署长一人,佥事、录事等。

  • 风烈将军

    官名。南朝梁武帝普通六年 (525)置,定为武职三十四班中的十二班。陈沿置,拟七品,比秩六百石。

  • 总统

    官名。①元朝僧官。掌理佛教事务。世祖时,设总统所管领各地佛教之事。武宗至大四年(1311)二月,罢总统所,僧人诉讼统归有司。② 清朝八旗军制中属禁卫军各营之长官。如圆明园八旗内务府三旗护军营、火器营、

  • 经度制置使

    官名。宋朝初年,举行大礼时或置,设副使佐之,掌大礼有关事宜。

  • 枢密院左右押衙

    吏名。宋朝枢密院承旨司置,员二人。

  • 窠阙

    官制用语。宋朝指官员离任、致仕、死亡等而空阙的职务,由铨选部门选人填补。宋制,凡因官员离任、死亡、致仕等原因而空缺的职务,称为窠阙,得通过铨选以填补之。

  • 银艾

    银印青绶的别称,汉朝指秩比二千石以上的官吏。艾:艾草,用其染青色,故用艾代指青色的印带。《后汉书·张奂传》:“吾前后仕进,十要(腰)银艾。”注:“银印绿绶(即青绶)也,以艾草染之,故曰艾也。”参看“银

  • 外兰台御史

    官名。北魏初置,拓跋珪天兴四年(401)省。《魏书·官氏志》: “罢外兰台御史,总属内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