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历史百科>古代官职>补阙

补阙

官名。唐武则天垂拱元年 (685) 置,左、右各二员,分隶门下、中书两省,掌供奉讽谏,天授二年(691)各增为五人,后至六人。从七品上,为士人清选。宋太宗端拱元年 (988) 改左、右司谏,南宋孝宗淳熙十五年 (1188)复旧称,光宗绍熙二年(1191)再改左、右司谏。辽朝置,左隶门下省左谏院,右隶中书省右谏院。金朝为正七品,隶谏院。明建文(1399~1402) 中罢六科给事中,增置左、右补阙。成祖即位,废。


官名。武则天时置,其职责是对皇帝进行规谏,有驳正诏书之权,还有举荐人员的任务。补阙分左右,左补阙属门下省,右补阙属中书省。北宋时改为左右司谏,南宋及元、明又设补阙,但都是随设随罢。左右补阙与左右拾遗,合称“遗补”。参看“左拾遗”、“右拾遗”。参见《新唐书·百官二·门下省·中书省》。

猜你喜欢

  • 刀剑备身

    官名。北齐置,为侍卫武官,属领左右府,由刀剑备身正、副都督统领,负责侍卫皇帝。八品。武官名。北齐置,属领左右府,掌宿卫侍从。

  • 都客省

    官名。辽客省的长官,见“客省”。

  • 内承奉

    官名。即内侍省内常侍,隋炀帝大业三年(607)改内侍省为长秋监,改内常侍为内承奉。唐高祖武德四年(621)复长秋监为内侍监,内承奉亦复名内常侍。官名。隋置,属长秋监,见该条。

  • 法曹掾属

    官名。见“公府法曹”。

  • 大理评事

    官名。大理寺属官,隋炀帝大业三年(607)置四十八员,掌推按刑狱,正九品。唐太宗贞观二十二年(648)置十员,从八品下,掌出使推覆,后加为十二员。北宋初犹有定员,与大理正、丞分掌断狱,其后别置详断官,

  • 内府中士

    官名。西魏,北周天官府太府中大夫内府上士佐官。正二命。

  • 防蛮别将

    官名。北魏置。统兵、驻广州,管理当地少数民族事务。

  • 逆出使人

    官名。即“出入使人”。

  • 破白

    宋铨选之制,凡选人初次获得保举状,称为破白。

  • 第一酋长

    官名。北魏置。《刘懿墓志》:“赵家口大将军府骑兵参军,第一酋长。”(赵万里《汉魏南北朝墓志集释》图版二九四)一说即“第一领民酋长”的省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