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历史百科>古代官职>衣库使

衣库使

官名。宋初有内衣库使,后去“内”字。多不领本职,仅为武臣迁转之阶。真宗咸平元年(998),定为同六品。大中祥符二年 (1009),改尚衣库使。

猜你喜欢

  • 典牛中士

    官名。西魏恭帝三年(556)仿《周礼》牛人置,北周沿置。地官府载师中大夫属官,员一人,掌国家耕牛的牧养和使役,下设典牛下士以佐其职。正二命。隋文帝开皇元年(581)罢。参见“牛人”。

  • 除书

    朝廷除授官职的文书。朝廷决定某人任某职后,由吏部发出除书,并送达受任者。在吏部留有底案。

  • 司约中士、下士

    官名。《周礼》秋官之属有司约下士二人,掌卷契文书之法。北周依《周礼》之制置司约中士,正二命;司约下士,正一命。隶属于秋官府掌朝下大夫。

  • 掌蛮隶中士

    官名。西魏恭帝三年(556) 置,北周沿置。秋官府司隶下大夫属官,正二命。下设掌蛮隶下士以佐其职。隋文帝开皇元年(581) 罢。

  • 蒲类将军

    将军名号。西汉武帝时赵充国曾为蒲类将军。蒲类,泽名。见《汉书·武帝纪》。杂号将军名,汉置,掌征伐。《汉书·赵广汉传》:“本始二年,汉发五将军击匈奴,征广汉以太守将兵,属蒲类将军赵充国。”《汉书·宣帝纪

  • 左牧丞

    官名。南朝梁、陈置,掌宫廷用马,属太仆卿。

  • 道录司正印

    官名。清朝道录司主官。掌天下道教之事。天聪五年 (1632) 设,一人,由道官带原品衔充任。道光二十四年 (1844) 定制,兼正一等街。

  • 三旗包衣骁骑营

    内务府所属的军队。清置,原属领侍卫内大臣,康熙十三年(公元1674年)改隶内务府。在镶黄、正黄、正白上三旗中选取包衣编成,三旗各有一营。掌紫禁城的宿卫事务。主官为骁骑参领,下设骁骑校、佐领等,共一百六

  • 大真人

    明朝道士封号。赐银币蟒玉,加太常卿、礼部尚书及宫保衔。为一时荣典、非常制。

  • 仪卫司

    官署名。元顺帝至正十三年(1253)设,专掌皇太子扈卫,隶詹事院。秩从四品。设指挥二员,副指挥二员,知事一员。明太祖洪武三年(1370)于诸王府置,掌王府侍卫仪仗。设仪卫正、副各一人,司仗六人。四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