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历史百科>古代官职>节慎库

节慎库

官署名。明清工部所属之办事机构。明嘉靖八年(1529)改本部大堂后库置,设从九品大使一员为主官。贮藏矿银,以给工价,后专备内府取用。清顺治元年(1644)沿置,设满洲郎中一人。下设满洲员外郎一人,司库二人,库使二十二人,经承二人。分设支科与外解科办事。贮藏提取户部银及直隶木税银、工役截旷银等项,支放小额工程费用及搭放旗兵铜钱,按月奏报。光绪三十二年(1906)裁。


掌主帑藏,司出纳。明嘉靖八年置,设大使一人,从九品。清也置,设满洲郎中、员外郎各一人、司库二人,库使十二人。见《明史·职官一·工部》、《清史稿·职官一·工部》。

猜你喜欢

  • 南司

    ① 御史中丞别称。南北朝时称御史台为南台,御史中丞为台中长官,故名。《宋书·江淹传》:“以本官兼御史中丞,时明帝作相,因谓淹曰: “君昔在尚书中,非公事不妄行,在官宽猛能折衷; 今为南司,足以震惊百僚

  • 希喇默哈番

    满语官名。汉译有二: ①国子监监丞。②太常寺寺丞。

  • 参军事

    见“参军”。官名,也简称“参军”,详“参军”条。

  • 十三阶

    宋朝武官横行正使自右武大夫 (原西上閤门使) 至通侍大夫 (原内客省使) 诸阶的合称。

  • 司兵佐

    杂任职名。唐置于京县,职掌相当于州“司兵参军事”,参见该条。

  • 官名。战国始置,尊称太守,为一郡最高行政长官。秦汉沿置。后为郡守、太守、刺史的简称。详见各条。②官制用语。官吏试职称守。汉朝官吏有试守之制,期限一年,满岁转正,得食全俸,即为“真”。魏晋南北朝以低职署

  • 提督会同馆

    官名。见“会同馆”。

  • 主计长

    官名。为国民政府主计处的主官,后为行政院主计处的长官。见“国民政府主计处”。

  • 覆考官

    官名。宋朝贡举殿试时设,负责与初考官决定合格人等第,事毕即罢。

  • 磬师

    官名。《周礼》春官之属。一说为周朝置。乐官。掌教击奏磬类乐器。《周礼·春官》: “磬师,中士四人,下士八人,府四人,史二人,胥四人,徒四十人”,“掌教击磬。击编钟,教缦乐燕乐之钟磬。凡祭祀,奏缦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