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历史百科>古代官职>舍人

舍人

官名。① 《周礼》地官之属,掌宫内粮食供应之事。《周礼·地官》:“舍人掌平宫中之政,分其财守,以法掌其出入。”释曰:“舍人总主给米之事”。② 战国、秦时贵戚官僚属员,类似宾客,为主人亲近私属。《史记·秦始皇本纪》载李斯为吕不韦舍人。裴骃集解引文颖曰:“主厩内小吏官名。或曰侍从宾客谓之舍人也。”至汉朝演变为正式职官。太子太傅、少傅属官及皇后、公主属官皆有之。同时,大臣仍有私养舍人者。卫青即有舍人百余人。三国、两晋、南北朝王国、公府、将军府皆设,掌文檄之事。南朝梁公府舍人为流外三品勋位。北魏诸开府舍人位从七品上。又有中书舍人、通事舍人、中书通事舍人、太子舍人等名目。唐朝诸王府、王国、公主邑皆置为属官,员二至四人不等。玄宗时废王府舍人。东宫属官有太子舍人四员,正六品上,掌文书表启,隶右春坊。另有中书舍人、通事舍人、中舍人、起居舍人等官。宋初,中书舍人、起居舍人、通事舍人等通常为寄禄官,不领本职。神宗元丰(1078—1085)改制后,复为职事官。明朝有中书舍人、王府引礼舍人,武臣有带刀舍人。后俗称武臣子弟为舍人。清朝内阁有中书舍人,詹事府有通事舍人。


官名。1、周始置此官,掌官中米粟出入、公平分发等事。见《周礼·地官·舍人》。

2、秦汉时有太子舍人。汉代皇后、公主的属官也有舍人,为亲近左右侍从。

3、魏有中书通事舍人,专掌诏诰呈奏之事。南北朝梁称中书舍人,隋称内书舍人,自宋至明皆称中书舍人,清废。虽历代多沿置,但权不一,多为诏诰专官;宋有此官,但不任职;明代只掌缮写文书。

4、另外,隋有起居舍人,掌记天子言行;唐有通事舍人,掌引纳;宋有閤门宣赞舍人,元有直省舍人,侍从舍人,明有带刀散骑舍人,皆为近侍武职。

5、自战国至汉初,王公贵官的侍从宾客、亲近左右,通称舍人。参见《文献通考·职官四、职官五》。

猜你喜欢

  • 开国县伯

    爵名。参见“开国伯”。爵位品。南朝梁始置,与开国郡伯同为四品。陈制同梁。北魏开国县伯秩三品。北齐亦置,秩与散县侯同为三品。唐制开国县伯秩正四品上,食邑七百户。

  • 中都买物司使

    官名,金朝置。从八品,掌收买官中所用诸物。其佐官副使一员,正九品。都监四员,从九品,掌支应等事。见《金史百·官三》。

  • 游牧喇嘛

    僧号。清朝归化城、土默特、察哈尔、锡哷图库伦内札萨克四十九旗及喀尔喀、阿拉善各游牧地喇嘛之称。其出呼毕勤罕入理藩院册者,有归化城十二人, 察哈尔九人, 锡哷图库伦二人, 科尔沁六人,浩齐特一人,阿巴噶

  • 南枢密院点检中丞司事

    官名,辽朝置,掌监察。见《辽史·百官志一》。

  • 给事佐

    吏员名。《居延汉简》 12.1(甲2554)与10.14(甲100)都是汉代张掖太守的文书签署,均有给事佐之名。前者给事佐在书佐之次,后者给事佐在属之次。可见给事佐低于书佐而非书佐,大约与府佐相当。据

  • 内史侍郎

    官名。隋朝内史省次官。置四员,正四品; 炀帝大业三年(607)减为二员,十二年(616)改内书侍郎。唐高祖武德元年(618)复名内史侍郎,三年改中书侍郎。

  • 资善堂

    宋朝堂名。真宗大中祥符八年(1015)建,为为皇子赵祯(即后继位的仁宗)就学之所。赵祯立为皇太子后,曾于此听政。仁宗宝元二年(1039),置编修官编排书籍,以教授内臣。哲宗初,用为讲筵之所。徽宗时,重

  • 正理问

    见“理问”。

  • 直卫正副都督

    武官名。北齐置,为左右卫府的直卫属官。其秩分别为正五品上与从六品下,掌警卫宫廷。

  • 飙猛将军

    见“十飙将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