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历史百科>古代官职>胞人长

胞人长

官名。西汉置,属少府,有丞,掌宫中牲畜屠宰。东汉省。


官名,西汉置,属少府,掌胞人,主宰割者,供肉食。有丞。见《汉书·百官公卿表上·少府》、《后汉书·百官志三·少府》。

猜你喜欢

  • 太子常从虎贲督

    官名。掌东宫宿卫。西晋设,六品。南齐、北魏亦置,北魏孝文帝太和十七年(493)定为从六品上。东宫武官名。南齐置,见“太子虎贲督”。

  • 太子右监门副率

    官名。隋朝始置,为太子右监门率副贰,员二人,正五品上。唐朝复置,为太子右监门率府次官,员二人,从四品上。高宗龙朔二年(662)改名右崇掖卫副率,咸亨元年(670)复旧; 武则天垂拱元年(685)又改右

  • 副镇将

    武官名。北魏军镇的副长官称都副长,北周则称副镇将,任此职者见王仲荦《北周六典》所引《法苑珠林》卷二十一:“建德三年(公元574年),太原公王秉为襄州刺史,副镇将上开府长孙哲。”

  • 中使司

    官署名。明太祖洪武二十三年 (1390) 改各公主府家令司而置。设司正一人,司副一人,以宦官充任。

  • 混补

    宋代太学招补新生的方式之一。《建炎以来朝野杂记》甲集一三说:“太学补弟子员,故例,每三年科举后,朝廷差官锁院,凡四方举人皆得就试,取合格者补之,谓之‘混补’”。

  • 虎贲官骑

    犹言骑兵虎贲卫士。虎贲掌帝王的宿卫侍从。周有虎贲氏,掌王出入仪卫。汉武帝时有虎贲校尉,为八校尉之一。汉平帝时有虎贲郎、虎贲中郎将,掌宿卫,有时也掌为王送从。虎贲,也写作虎奔,言虎贲士行动之快如虎奔跑。

  • 小乐部下大夫

    官名。北周武帝保定四年(564),改小司乐下大夫置,仍属春官府,为乐部次官,佐乐部中大夫掌音律,教授乐舞,管理各种伎乐的演奏。武帝建德二年(573),省六府诸司中大夫,遂成为乐部长官,称“乐部下大夫”

  • 军实司司长

    官名。清末陆军部军实司之长官。光绪三十二年(1906)设,掌军实司事。宣统二年(1910),以军实司併入军制司。遂废。

  • 理藩院蒙古房

    清理藩院内部机构。掌蒙文翻译及蒙文题本之事。设员外郎一人,主事一人,均由蒙古人充任,并有经承一人。

  • 监御曹令

    官名。北魏置,监御曹长官,亦省称为监御令。《魏书·于栗碑传》: “车驾征讨,(侍御中散于洛拔)恒在侍卫,擢领监御曹事。从征凉州,既平,赐奴婢四十口,转监御曹令。”孝文帝荐祭文明太皇太后时,监御令陈服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