禀文
见“禀”②。
见“禀”②。
僧官名。元代于路设道录司,以道录为主官,掌本路道教事务。其下有道正。
太平天国所设诸匠营之一。所辖为鞋匠,主制造靴鞋。
武官名。春秋时晋国上中下三军在将、佐之下各设大夫。《左传·僖公三十三年》:“文公以郤缺为下军大夫。”晋置军大夫始见于此。
军队主帅。《晋书·谢安传附谢玄上疏》: “复命臣荷戈前驱,董司戎首。”
即“常衮”。官名。辽置,即常衮,见该条。
官名。即木正,见该条。
官名。唐太宗贞观(627~649)初,以京官望高者二人,分校京官、外官考核,给事中、中书舍人各一人主持,号校内外官考校,亦称校考使、监中外官考使。
禁卫军指挥机构。唐高宗龙朔二年(662)改左监门府置,十六卫之一。不领府兵,置大将军 一员、将军二员、中郎将四员,与右监门卫率亲近禁军,共掌宫城诸门禁卫及门籍,判入,职任颇重。有长史、录事参军事,兵曹
大乐丞又名大予乐丞,助大乐令掌伎乐,为令的副二长官。参看“大乐令”条。
即北魏时“中都坐大官”、“内都坐大官”、“外都坐大官”的泛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