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历史百科>古代官职>盛京户部

盛京户部

官署名。清朝盛京五部之一。掌盛京财赋。顺治十六年 (1659) 设。置侍郎一人,总掌部务; 宗室郎中、堂主事各一人,掌档案文移。下设经会、粮储、农田三司,分掌泉货、谷糈、田亩诸事,各置郎中一人,员外郎二人,主事一、二人不等。此外,尚设有正关防郎中、副关防员外郎各一人,司库二人,库使八人,笔帖式二十二人等。光绪三十一年(1905) 裁。


官署名。清顺治十六年(公元1659年)在盛京设户部,掌管盛京的财赋。主要为征收粮庄、盐庄、棉花庄的钱粮、食盐及棉花,以及旗地地租与杂税、当铺税等。设侍郎一人,堂主事一人,郎中三人,掌关防郎中一人,员外郎六人,主事五人,副关防一人,司库二人,正副监督二人,管庄六品官三人,笔帖式二十三人。以上各职官,除笔帖式二人可用汉军之外,其余都由满人充任。部内组织有经会司(掌银钱物品出纳之事)、粮储司、农田司、银库(为经会司掌管银钱的收藏)、内仓等机构,分掌政务。本部档案、文移事务,由堂主事管理。

猜你喜欢

  • 尚乘局司廪

    官名。唐与尚乘局置司廪、司库各一人,秩正九品下,掌六闲藁秸出纳。

  • 安乐公

    三国魏灭蜀后,魏封蜀后主刘禅为安乐公。《三国志·魏书·三少帝纪》:“咸熙元年……丁亥,封刘禅为安乐公。”

  • 四川清吏司员外郎

    官名。简称“四川司员外郎”。①明清户部四川清吏司之副长官。佐郎中掌司事。明洪武二十九年(1396)改四川部员外郎设,一人,从五品。清顺治元年(1644)沿设,汉员外郎一人。满洲司官初不分曹,随长官所派

  • 天厩坊

    宋朝养马机构。太宗太平兴国五年(980),改左、右飞龙院置。雍熙二年 (985),分左、右二坊。四年,改左、右骐骥院。官署名。宋置,见“骐骥院”。

  • 缮本笔帖式

    官名。清朝笔帖式之一种。以负责缮写本章,故名。如吏部、刑部、工部所属司务厅设有,十余人至数十人不等。详见“笔帖式”。官名。清代六部于笔帖式之外,另有缮本笔帖式若干人,专司章奏的缮写。参见“笔帖式”。

  • 三伴

    官名合称。明朝诸王府伴读、伴讲、伴书的合称。

  • 伯主

    伯主即霸主,五霸也称五伯。《史记·十二诸侯年表》:“政由五伯,诸侯恣行……齐、晋、秦、楚其在成周微甚,封威百里或五十里。晋阻三河,齐贞东海,楚介江淮,秦因雍州之固,四海迭兴,更为伯主。”注:“《索隐》

  • 北河副总河

    参见“直隶河道总督”。

  • 牌票

    文书名。清朝使用的下行文。凡提督、巡抚行文守备、千总即用此。

  • 左补阙

    官名。唐武则天垂拱元年(685)始置,员二人,从七品上,掌供奉讽谏,隶门下省。天授二年(691)增至五人,其后除授颇为杂滥,有“补阙连车载”之讥。宋初多出领外任,或兼领别司,不专任谏职。太宗端拱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