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历史百科>古代官职>殿中将军

殿中将军

官名。三国魏置,员一人,六品,掌典禁兵督守殿廷。西晋员十人,六品,分隶左、右卫将军,朝会宴飨及乘舆出入,直侍左右,夜开宫城诸门,则执白虎幡监之,多选清望之士充任。东晋孝武帝太元(376—396)中改选,以门阀居之。十六国后燕、北凉等亦置。南北朝沿置,为侍卫武职,不典兵,员额渐多,品秩渐低。南朝宋初员二十人,六品,定员之外又设殿中员外将军,后无定员; 梁一班,陈九品。南朝又置太子殿中将军、殿中员外将军,直侍东宫。北魏孝文帝太和十七年(493)定为五品中,二十三年改八品上。北齐员五十人,八品上,又有员外将军一百人,皆隶左、右卫府。麴氏高昌国亦置。


杂号将军名,三国魏置,掌殿中禁兵,督守殿廷,员一人,六品。西晋置殿中将军十人,分属左卫将军和右卫将军,朝会宴飨及乘舆外出,值侍左右;夜开宫城诸门,则执白虎幡监之。其后,南北朝沿置,掌侍卫,员数渐多,品秩渐低。参看《晋书·职官志》、《宋书·百官志下》。

猜你喜欢

  • 勋武前锋别将

    见“勋武前锋五职”。

  • 修职郎

    ① 官名。宋朝徽宗政和六年(1116),改登仕郎设,为从八品寄禄官。②散阶称号。明朝置,为文职正八品之升授,属四十二散阶之第三十五阶。清朝沿之,为文职正八品之封赠,属十八阶之第十五阶。又,清初武职中属

  • 都市掾

    官名,汉置为郡县佐吏,也称监市掾、市啬夫,或称市吏,掌市政治安及校定度量衡及物价等事。

  • 西市令

    官名。北齐置,司州西市署长官,从七品。

  • 司刀盾下士

    官名。西魏、北周夏官府武藏中大夫司刀盾中士佐官,正一命。

  • 黄甲

    官场用语。宋朝殿试合格礼部正奏名举人,分为五甲,以黄纸写榜,称为黄甲。

  • 小匠师

    “小匠师下大夫”的省称。

  • 左右翼铁匠局

    官署名。清置,每翼二局,为八旗办理共同事务的机构。特派副都统二人(每翼一人)主管之,下设参领二人,散秩官二十四人,骁骑校二十四人,管理两翼四局匠役打造各种军器。

  • 都统

    官名。①军事统帅。前秦建元十九年(东晋太元八年,383),苻坚进攻东晋,征富家子弟二十岁以下者共三万余骑,以秦州主簿赵感之为少年都统,作为带领青年兵之将官。都统之名,始于此。南朝宋置,惟出征时设,以统

  • 左宫伯中大夫

    官名。西魏、北周置,详见“宫伯中大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