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历史百科>古代官职>明威将军

明威将军

官名。西汉末隗嚣曾置,时有明威将军王遵。西晋、南朝齐、梁、陈及北魏、北齐、北周皆置为杂号将军名号。南朝梁武帝天监七年(508),定为武职二十四班第十三班,大通三年(529)移入轻车将军班中; 陈五品,秩千石; 北魏六品上; 北齐六品;北周正四命。又,南朝梁、陈所置“十明将军”中亦有此号,班品较低。唐高祖武德七年(624)置为从四品下武散官。宋初因之,改为从四品。神宗元丰五年(1082)罢武散官,唯蕃兵蕃官仍授。金朝为正五品下武散官。元朝为正四品武散官。明朝为正四品武官初授散官之号。清初沿置,为武职中属绿营者正四品之封赠。乾隆二十年(1755),改昭武大夫。


杂号将军名,西汉末年隗嚣置,掌征战。《后汉书·隗嚣传》:“上将军隗嚣……明威将军王遵、云旗将军周宗等,告州牧、部监……”其后,魏晋南北朝沿置。南朝梁武帝定为武职二十四班的第十三班;陈为五品,秩千石;北魏六品上;北齐六品;北周正四品。唐高宗武德年间定为从四品下武散官。宋初因之,改为从四品。金为正五品下武散官。元改为正四品,明正四品初授为明威将军。清初沿置,为绿营正四品之封赠。见《南朝宋会要》、《魏书·官氏志》、《新唐书·百官一·兵部》、《金史·百官一·武散官》、《元史·百官七·武散官》、《明史·职官一·兵部》、《明会要·职官·勋阶》。

猜你喜欢

  • 寄桩库

    官署名。南宋置,掌发卖香药、匹帛,收其值纳左藏南库。隶太府寺,由太府寺丞专管,其下设监官。官库名。宋置,属太府寺。掌发卖香药、匹帛,所得之款项,交于左藏南库。

  • 掌织

    官名。隋炀帝女官 二十四掌之一,隶尚工局,置二员,从九品,与典织佐司织掌内宫织染。宫中女官名。见“司织”。

  • 承值所

    清末农工商部内部机构。原商部司务所的改设,掌收发文件、翻译电报,看管印信并稽核各项印文。

  • 修订法律馆纂修

    官名。清末修订法律馆属官。光绪三十三年(1907)设。定额十人(第一、第二科各四人,编案处二人),奏补。辅佐总纂分别主管科处事务。

  • 二京

    东汉以首都洛阳为东京,以西汉故都长安为西京,合称二京。

  • 塌西节度使司

    官署名。辽朝置。负责督察党项别部。以契丹人充任。始置于圣宗太平六年(1026)。

  • 浙江部

    官署名。① 明朝户部十二属部之一。洪武二十三年 (1390) 改原民部、度支部、金部、仓部四属部而置十二属部。分别以十二布政司为名。设郎中、员外郎各一人,主事二人,领浙江布政司户口、钱粮等事。部下分设

  • 陇右河西道提刑按察司

    官署名。元朝地方监察机构,世祖至元十二年 (1275) 由西夏中兴道、巩昌两按察司合并而成,置司巩昌 (今陕西陇西) ,仍简称巩昌按察司。二十年,移司于甘州路 (今甘肃张掖),改为河西陇北道提刑按察司

  • 应奉司

    官署名。北宋徽宗崇宁四年(1105)置应奉局,总领花石纲。方腊起义后罢。宣和三年(1121)恢复诸应奉局,置应奉司总领,搜罗四方珍异之物,供应宫廷。

  • 察哈尔都统

    官名。清康熙十四年(公元1676年)置口外游牧察哈尔八旗,设总管、副总管等以统领之,属在京蒙古都统兼辖。乾隆二十六年(公元1761年)改置察哈尔都统,驻张家口,掌察哈尔的军政及察哈尔八旗(原为察罕诺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