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历史百科>古代官职>提举

提举

官名。宋朝始置,“提举常平官”简称,亦为差遣名目,如提举保甲、提举弓箭手等。元朝置为诸提举司长官,如提举左八作、提举都城所、提举富宁库、田赋提举司、织染人匠提举司、都提举万亿宝源库等均置。并多置同提举、副提举等。明沿元制,如盐课提举司、宝钞提举司、市舶提举司、大通关提举司等均置。清除沿置为盐课提举司长官外,文渊阁亦置。又,道官亦设提举,分掌道教事务。道光元年(1821)定为从六品,依例升迁提点,缺出由副理、赞教升补。


官名,意思是“掌管”。宋朝枢密院编修敕令所设提举,为该所长官以丞相兼任。见《宋史·职官二·编修敕令所》。元代也置此官,或正五品,或从五品,或正六品,为掌管专门事务的官员。还有都提举,位在提举之上,多为正四品。如保定织染提举司、大名人匠提举司、永平路纹锦等局提举司等,都以提举为长官。都提举万亿宝源库、都提举万亿广源库、都提举万亿绮源库、都提举万亿赋源库等,皆以都提举为该库长官,提举为之副贰。见《元史·百官一》。明代盐课提举司、市舶提举司等,皆以提举为长官,前者掌盐池之事,后者掌海外诸蕃朝贡市易之事。见《明史·职官四》。工部所属大通关提举司也是以提举为长官。见《明史·职官一·工部》。

猜你喜欢

  • 逻队主

    州分职吏名。北魏置,《魏书·赵郡王传》记元谧出为岐州刺史,“肃宗初,台使元延到其界,以驿逻无兵,摄帅检覆。队主高保颐列言,所有之兵王皆私役。”《八琼室金石补正》十七有《逻队主和道恭题字》,陆氏跋: “

  • 府牧

    官名合称。唐朝京兆府、河南府、太原府长官,各设一员,从二品,亲王为之,别以长史为尹,通判府务。宋朝开封府、应天府、次府皆置为长官,亲王为之,不常置,多以权知府事或知府事行其事,北宋前期亦为二品。

  • 三京牧

    宋朝陪都西京(今河南洛阳)、南京(今河南商丘)、北京(今河北大名)长官的合称。

  • 均输长

    官名。西汉郡国置,黄霸曾察廉补河东均输长。官名,西汉置,为郡国属吏,掌均输事务。《汉书·黄霸传》:“(霸)以廉称,察補河东均输长。”

  • 中尚药局丞

    官名。北齐置,见“中尚药典御”。

  • 典寺鉴

    官名。北魏置。《寇治墓志》: “ (治) 夫人河内司马氏,父庆安,中书郎,典寺鉴。” (赵万里《汉魏南北朝墓志集释》图版二五四之二) 。

  • 同知节度使事

    官名。辽朝节度使司官员,在节度副使下。官名。辽置,为节度使的副贰长官,位在使下,为地方军的副长官。见《辽史·百官志四·南面方州官·节度使职名总目》。

  • 弓马从事

    官名。晋朝州刺史属官。置于边远、险要或临近少数族诸州,设员五十余人。州分职吏名。晋代于边区或有山险滨近寇贼羌夷之州设置,见《晋书·职官志》,掌骑射之事。

  • 典殿

    宫中女官名。南朝宋太宗定后宫百官时置,无定员。

  • 大吏

    ①高级高员统称,犹言大官。战国、秦汉皆然。《史记·秦始皇本纪》: “大吏持禄取容”。②汉朝乌孙国官名。据《汉书·西域传》,乌孙国职官有“大吏一人”。③清朝理藩院所属内馆职官,额为四人,负责承应来京蒙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