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马坊使
使职名。唐朝内诸司使之一,掌饲本坊御马; 懿宗咸通 (860—874) 中,宦官田令孜曾历任。五代后梁太祖开平元年 (907) 改名天骥使,后唐复旧,明宗长兴元年 (930)分飞龙院为左、右,遂为右飞龙院使。
官名。唐置小马坊,为御马诸厩之一,以小马坊使主管。后梁时改小马坊为天骥坊,后唐复旧。长兴元年(公元930年)改称右飞龙院,主官称右飞龙使。参见“飞龙使”。
使职名。唐朝内诸司使之一,掌饲本坊御马; 懿宗咸通 (860—874) 中,宦官田令孜曾历任。五代后梁太祖开平元年 (907) 改名天骥使,后唐复旧,明宗长兴元年 (930)分飞龙院为左、右,遂为右飞龙院使。
官名。唐置小马坊,为御马诸厩之一,以小马坊使主管。后梁时改小马坊为天骥坊,后唐复旧。长兴元年(公元930年)改称右飞龙院,主官称右飞龙使。参见“飞龙使”。
官名。北魏末置。《北齐书·慕容俨传》: “孝昌(525—528)中,尔朱荣入洛,授俨京畿南面都督。”
官署名。清末民政部警政司所属四科之一。光绪三十二年(1906)设。掌巡警学堂,巡警教练,派遣警务留学生,以及巡警学生之考核注册事。置员外郎一人主持科务。
官署名。唐高宗显庆五年(660) 改左府置,龙朔二年(662) 改左奉宸卫,后定名为左千牛卫。参见“左千牛卫”。
官署名。明永乐(1403—1424)中所置北京行在六部之一。参见“行在六部”。
官名。北魏前期置。属库部尚书,协掌库部曹事务。《魏书·窦瑾传》: “(窦遵)后以善书,拜库部令,卒官。”孝文帝太和(477—499)改制时罢。
代行京兆尹职事。京兆尹掌治京师。参看“京兆尹”条。
见“勋武前锋五职”。
见“八大臣”①。官名。清置,为内务府长官,正二品,从满洲大臣中选任,掌内务府政令、供御诸职,无所不综。其属有:堂郎中、主事、笔帖式。见《清史稿·职官五·内务府》。
官名。隋文帝开皇六年(586) 始置,为民部金部司次官。炀帝大业三年(607) 省,后置承务郎行其职。唐朝复名员外郎,为户部金部司次官,从六品上。高宗、玄宗时曾随本司改名司珍员外郎、司金员外郎,寻各复
海关海事部灯塔科洋员,其地位次于船主。见“海事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