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历史百科>古代官职>小宗伯上大夫

小宗伯上大夫

官名。西魏恭帝三年 (556) 置,北周沿置。春官府次官,员二人,佐大宗伯卿掌礼、乐、祭祀、天文历法、卜、祝以及纶诰、著作等方面的事务。正六命。隋文帝开皇元年 (581) 罢。


官名。北周依《周礼》之制设置,为大宗伯卿的副职。《周礼》小宗伯的职务是掌理建立国中祭祀的神位,五礼的禁令与用牲品的差等,辨别庙祧的左昭右穆,辨明五等吉服与凶服,车旗宫室的禁令。掌理四时祭祀行事的程序与礼仪,凡大礼则辅佐大宗伯;小祭祀,则与大宗伯在大祭祀中一样专掌祭祀。北周小宗伯上大夫员额二人,正六命。任此职者见《周书·杨忠传》:“孝闵帝践阼,人为小宗伯。武成元年(公元559年),进封随国公,寻治御正中大夫。”参见“大宗伯卿”。

猜你喜欢

  • 大都尉

    匈奴官名。位次左、右大将,以单于同姓贵族任之。汉时匈奴官制,自单于以下置左右贤王、左右谷蠡王、左右大将、左右大都尉、左右大当户,凡二十四长,大者领万骑,小者率数千。诸大臣皆世官。匈奴官名。汉时匈奴设此

  • 督运侍郎

    官名。明宣德中遣侍郎、都御史、少卿等官督理漕运,因此有督运侍郎、督运都御史、少卿之称,不常置。其时漕务实际上总领于“漕运总兵官”,参见该条。

  • 东宫四率

    官名合称。十六国后赵指东宫左、右、前、后四卫率。参见《晋书·石季龙载记》。

  • 闲散梅伦

    官名。清与民国时期蒙古各旗置,无定员定职,在印务梅伦有事故时代理其职务。

  • 侨务局

    官署名。民国十年(公元1921年)十二月十八日北洋政府因侨民请求,公布《侨务局组织条例》,次年一月二十四日成立侨务局,隶属于国务院,掌理本国在外侨民的移殖和保育事项。设总裁、副总裁各一人,参事四人,佥

  • 伍符

    汉朝封建国家为控制军队,令士卒互相担保的凭信。《汉书·冯唐传》: “士卒尽家人子,起田中从事,安知尺籍伍符? ”颜师古注引李奇曰: “伍符,军士五五相保之符信也。”又引如淳曰: “伍符亦什伍之符,要节

  • 护西域校尉

    即“西域校尉”。

  • 金银器盒提举司

    官署名。元朝置。世祖至元二十四年(1287)由金银局改置,秩正六品,隶诸路金玉人匠总管府。后升从五品。置提举、同提举、副提举各一员。参见“金银局”。

  • 林衡署典署、署丞

    官名。明置,为蕃育署正副主官。见“林衡署”。

  • 摈者

    官名。春秋战国置。掌司礼仪摈相之事。《仪礼·聘礼》: “几筵既设,摈者出请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