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历史百科>古代官职>宗正寺卿

宗正寺卿

参见“宗正卿”。


官名。唐宋皆置,为宗正寺长官,少卿为少副。掌天子族亲属籍等事。见《新唐书·百官三·宗正寺》、《宋史·职官四·宗正寺》,参看“宗正寺”条。

猜你喜欢

  • 伏羲氏

    太皞的另一称号。见“太皞”。

  • 外务部副大臣

    官名。清末外务部之副长官。宣统三年(1911),改外务部侍郎设。正二品,特简。佐大臣掌理外交事务。民国改称外交部次长。

  • 小宗师下大夫

    官名。西魏恭帝三年 (556) 置,北周沿之。天官府宗师司次官,正四命。佐宗师中大夫掌管宗室事务,隋文帝开皇元年 (581) 废。官名。北周置,见“宗师中大夫”。

  • 中车府令

    官名。战国末秦置。掌王室车马政令。《史记·蒙恬列传》: “赵高昆弟数人,皆生隐宫,其母被刑僇,世世卑贱。秦王闻高强力,通于狱法,举以为中车府令。”秦统一六国后仍置。官名,秦汉皆置。中车府令即车府令,因

  • 京营

    军事编制。明永乐二十二年(1424)始置,五军营、神机营、三千营三大营,因皆警卫京师,总称京营。每营选勋臣二人为提督。景泰元年(1450)选三营精锐立十团营。成化三年(1467)分为十二团营,嘉靖二十

  • 管勾客省

    官名。宋置。见“客省”。

  • 内小臣奄中士

    官名。西魏恭帝三年(556)仿《周礼》内小臣置,北周沿置。天官府司内上士属官,由阉人充任,负责后宫事务,下设内小臣奄下士以佐其职。正二命。隋文帝开皇元年(581)罢。

  • 左翊蒙古侍卫亲军都指挥使司

    官署名。元朝侍卫亲军指挥机构。秩正三品。成宗大德七年(1303),由蒙古侍卫亲军都指挥使司分立,掌蒙古军士。置营于沧州、清州,衙司在大都丽正门内。设都指挥使三员,副都指挥使二员,佥事二员。下辖千户所七

  • 元辅

    宰相的别称。因其辅佐皇帝,居大臣首位,故称元辅。汉蔡邕《蔡中郎集四·太傅祠前铭》:“七受八命,作此元辅。”

  • 管理太医院事大臣

    官名。清乾隆五十八年特简满大臣一人管理太医院事,地位在院使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