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署名。明北京行部所属六曹清吏司之一。永乐元年 (1403) 始置,设郎中一人,正五品,员外郎一人,从五品,主事一人,正六品。十八年迁都北京,遂罢。
满语官名。即指牧马头目。阿敦,意为牧群、马群。达,意为头目。
北齐州军府的侍卫队长。见“隋书·百官志中》。
为太子左户将和太子右户将两官,分掌左右户郎更直。见《后汉书·百官志》。
官名。北宋神宗熙宁七年 (1074) 始置,隶大理寺,掌助理详断官之事。在任满二年以上。通计历任成四考,有举主二人,即转合入京朝官。
官名。唐武则天垂拱元年(685)始置,员二人,从八品上,属中书省,掌供奉讽谏。天授二年(691)增至五人,后除授渐滥,有“拾遗平斗量”之讥。宋初沿置,多别领中外职任,不专任谏职。太宗端拱元年(988)
以官名称引。《公羊传·文公八年》: “司马者何? 司城者何? 皆官举也。”
西夏官位。谏师位之一,为皇太子之师,在中书、枢密位下,与次等司等。
内命妇名。宋置,为皇帝之妾。
1、官名。汉有光禄勋、光禄卿、光禄大夫。秦设郎中令,掌宫殿门户。武帝太初元年更名光禄勋。属官有大夫、郎、谒者。大夫掌议论。大夫又分太中大夫、光禄大夫、谏大夫。见《汉书·百官公卿表上·郎中令》。东汉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