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行诸路金玉人匠总管府”。
官名。为大乐正的副职,见“大乐正”。
官名。匈奴置,是匈奴语的音译。职掌不详。
①吏职名。唐朝门下省弘文馆校书郎置十二员、中书省史馆置十二员、秘书省置十员、秘书省著作局置五员、内侍省内教(宫教)博士置二员、太子司经局置二十五员,宋朝吏部置三员、秘书省秘阁置正名楷书五员、秘书省国史
吏名。汉朝置。掌为诸官驱使清路。小吏名,汉置。1、掌侍夜间在台值班的尚书。《后汉书·钟离意传》:“帝每夜入台,辄见崧,问其故,甚嘉之,自此诏太官赐尚书以下朝夕餐,给帷被皁袍,及侍史二人。”注:“蔡
官名。即“徕远清吏司员外郎”。
官名。北齐置。参见“清漳署’。
官名。清末法部职官。光绪三十二年(1906)设。左、右各一人,正四品,简任。掌总核参议厅事务,并审议各司重要事件。
见“十壮将军”。官名。南朝梁代有此将军,为十二班。见《隋书·百官上》。
官名,汉置,为辞曹长官,掌辞讼事。参看“辞曹”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