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历史百科>古代官职>太学录

太学录

宋朝太学学官和职事名。仁宗时,始以学生任职事学录。神宗以后,增置命官学录,仍选差上舍、内舍生为职事学录。均掌举行学规,凡诸生违规矩者,施以五等之罚,兼考校训导之职。参见“学录”。

猜你喜欢

  • 典仪副

    官名。明朝于各王府典仪所分置,各一人,从九品,佐典仪正掌陈仪式。嘉靖四十四年 (1565)革。

  • 兵马司指挥

    官名。明清京师分五城兵马司之主官。掌司事。明洪武 (1368—1398) 中设,于南、北两京五城各设一人,秩正六品。所属有副指挥、吏目等员。清顺治 (1644—1661) 中沿设,京师五城各一人,隶于

  • 廷试

    见“殿试”。科举考试的方式之一。即“殿试”,见该条。

  • 土龙氏

    太皞部落氏族首领的称号。见“太皞”。

  • 郭什哈辖

    满语官名。武职。汉译为“御前侍卫”。

  • 司勋郎官

    司勋郎中、员外郎通称。

  • 太学助教

    官名。西晋以来置国子学,有国子助教。东晋南朝沿置。另有太学博士教授太学生,但不设助教,北魏始置,协助太学博士教授学生。孝文帝太和十七年(493)定为八品中。北齐置国子寺,于所领太学设二十员,从九品。诸

  • 书画局都监

    官名。金置,见“书画局”。

  • 麸面库

    见“外物料库”。官库名。宋置,见“外物料库”。

  • 澹览

    官名。南诏国官,下府副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