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历史百科>古代官职>大宗正府札鲁忽赤

大宗正府札鲁忽赤

官名。蒙古国时,置札鲁花赤(断事官) 会决庶务。元世祖至元二年 (1265),置二员,累增至十三员,后为大宗正府正官,从一品。世祖朝末年,增至四十六员。后稍有减少,定制设四十二员,以诸王一人为长,其余均来自皇帝位下及诸王投下,掌理断怯薛及蒙古各部诉讼等务。

猜你喜欢

  • 芽茶科

    官署名。清朝礼部主客清吏司所属机构,分办本司事务。

  • 元子

    周朝天子和诸侯的嫡长子。《诗经·鲁颂·閟宫》: “建尔元子,俾侯于鲁。”《仪礼·士冠礼》:“天子之元子,犹士也。”

  • 诸冶东道署

    官署名。北齐置,设令、丞。掌东部地区诸冶,领滏口、武安、白间三局丞。隶太府寺。隋并入掌冶署。

  • 都督督军

    官名,三国蜀置,将军征伐时,掌督后方军务。《三国志·蜀书·李严传》:“八年,(李严)迁骠骑将军。以曹真欲三道向汉川,亮命严将二万人赴汉中。亮表严子丰为江州都督督军,典严后事。”

  • 侠毂队主

    官名。南朝宋、齐置。亦作夹毂。统侠毂队,是皇帝及诸王的随身护卫。如分置左右,则称左、右侠毂主,掌骑兵者称马左、右夹毂主。武官名。《南史·王敬则传》记王敬则“善拍张,补刀戟左右。宋前废帝使敬则跳刀、高出

  • 行大司马

    代行大司马之职,主武事,掌征伐。《后汉书·宗室四王三侯列传》:“乃拜光武行大司马,持节过河。”参看“大司马”条。

  • 辅义将军

    官名。三国吴置,孙休永定元年(258)以长水校尉张布为之,权势很大。前燕时阳鹜曾任此职,地位亦重,仅在辅国、辅弼将军之下。南朝梁武帝天监七年(508) 定为施用于境外的武职二十四班中十八班,拟武臣将军

  • 堂阙

    官制用语。宋朝官员差遣的一种窠阙。如监察御史、省郎以上官员、秘书省编修官、各路节镇通判、州教官、大理寺法官等重要差遣,皆由政事堂除授,其员阙亦归政事堂掌握,称堂阙。

  • 黄河水利委员会

    官署名。国民党政府设置,直隶于国民政府,依照民国十八年(公元1929年)一月十七日修正公布的《黄河水利委员会》规定,其任务为掌理黄河全部及其支流测量疏濬溉灌及一切兴利防患筹款施工事务。设委员长一人,副

  • 绍兴府宗正司

    官署名。南宋高宗绍兴元年(1131)始置,管辖行在宗子,设权主管一人领之。孝宗乾道七年(1171)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