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历史百科>古代官职>大名兵马指挥司

大名兵马指挥司

官署名。设于元顺帝至正十年(1350) 十月,简称大名兵马司。掌境内防御、捕盗等职。置都指挥、指挥各二员,副指挥四员,下辖经历、知事等职。

猜你喜欢

  • 赐宴

    官员升赏的方式之一。历代多有此制,如《明史记事本末》卷二八记明宣德八年(公元1433年)“赐宴温州何渊于廷,以招隐诗赐之。”

  • 前锋校

    官名。清朝前锋营之下级军官。顺治元年(1644) 定前锋营编制时称“噶布什贤壮达”,十七年定汉名为前锋校。额定九十六人,左、右翼各四十八人。正六品,掌分辖营众,扈从宿卫。员缺由满洲、蒙古八旗之前锋内题

  • 典驼中士、下士

    官名。胡三省《资治通鉴》注:“后魏有驼牛都尉。”北周置典驼中士,正二命,典驼下士,正一命。掌驼只的驯养,属夏官府驾部中大夫。

  • 掖廷牛官令

    官名。见《汉书·外戚赵皇后传》,所掌不详。

  • 卫仙

    官名。唐朝内官,高宗龙朔二年(662)置六员,正六品,位同宝林,咸亨二年(671)废。内命妇名。唐龙朔二年(公元662年)置卫仙六人以代宝林,秩正六品。咸亨二年(公元671年)复旧。

  • 大都等路断没提领所

    官署名。元朝置,掌孥收产没之籍。世祖至元二十年(1283),改为司籍所。

  • 开国辅运推诚

    功臣封号。明朝置。封予佐太祖朱元璋定天下有功者,或封公、侯、伯,给铁券,岁禄以功为差,荫其子孙。

  • 冏卿

    官名,即太仆寺卿。《尚书·冏命序》:“穆王命伯冏为周太仆正。”后来便以冏卿作为太仆的别称。

  • 冶吏

    官名。战国赵、魏等国置。掌冶铸的下级官吏。赵国《七年相邦阳安君剑铭》: “冶吏疱执剂。”

  • 纳陛

    汉朝皇帝宫殿建筑的一种装饰,本为皇帝专用,间或赐与有殊勋的贵戚重臣。据《汉书·王莽传》,平帝时王莽秉政,以策命拜受九锡,其一即为“纳陛”。颜师古注引孟康曰:“纳,内也,凿殿基为陛,不使露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