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辅
宰相的别称。《三国志·魏书·文德郭皇后》:“帝王之治天下,不惟外辅,亦有内助,治乱所由,盛衰从之。”
宰相的别称。《三国志·魏书·文德郭皇后》:“帝王之治天下,不惟外辅,亦有内助,治乱所由,盛衰从之。”
官名。清内务府广储司所辖负责江宁织造官员,由司员内奏简。光绪三十年(1904)裁。
官名。西周置。掌理郊鄙。《恒簋铭》: “命汝更口克司直鄙。”
流外官名。唐代于太常寺太医署置,员额十人,掌以针术治病。
官名,汉时投马国有此官。详“弥弥”条。
明代国子监的内部机构。设掌馔二人,未入流,办理本监饮食事务。
杂任职名。唐代于太医署置咒禁生十人,从咒禁博士学习咒禁之法,学习期满,经考试合格可充任咒禁师。
官名。明朝于各王府良医所分置,各一人,正八品,掌王府中医疗之事。
官名。元置,为太史院的副长官,秩正三品,员额二人。
任官制度。明朝始定,为举人、监生出仕时最劣等出路。即待选授云南、贵州及各边省官署首领官、卫学教授、王府教授之缺。
官名。明朝苑马寺副长官。一人,正四品。协寺卿掌管本寺六监二十四苑马政,而听于兵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