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历史百科>古代官职>国民政府副官处

国民政府副官处

国民政府的内部机构。民国十七年(公元1928年)二月置,设副官长一人(少将),高级副官六至八人(上校),副官八至十二人(中少校),差遣二十至三十人(上中少尉),特务员若干人,雇员若干人。处内分设四科:总务科,掌关于承宣命令事项,本府典礼事项,本处典守印信事项,本处文书撰拟收发保管事项,本府证章之规定及给予事项,以及其他不属各科事项;管理科,掌关于本府警卫事项,军纪风纪事项,本府士兵夫开补及教育管理事项,内务事项,勤务事项,一切特务事项,交通事项,医务卫生事项;经理科,掌关于全府官佐士兵夫薪饷的预算决算事项,本府会计给予的规定事项,本府卫士队士兵夫被服军械弹药等的筹划保管事项,器具材料保管领发事项,关于庶务的购办物品事项;给养事项;交际科,掌关于本府会议宴会的设备事项,交际接待事项,特别事故调查事项。各科事务分股办理,事务的分配,由副官长定之。国民政府改为五院制后废。

猜你喜欢

  • 司空长史

    官名,俸千石,掌司空府诸曹事,地位仅次于司空公。详“司空”条。

  • 小班子

    清朝吏目、巡检、典史之类佐杂官吏班次。详“班”条③。

  • 茶库

    官署名。① 宋朝太府寺所属官库之一。掌接受江南东西路、两浙路、荆湖南北路与建州、剑州茶茗,以供赏赐、出卖及翰林司之用。②清朝内务府广储司所属六库之一。掌储藏茶叶、人参、香、纸、颜料、绒线等物。缎库郎中

  • 汉缺

    清朝官缺之一。亦称汉官缺。指为具有汉族籍身分之官员而专设之额缺。凡内外官缺中,除宗室缺、满洲缺、蒙古缺、汉军缺、内务府包衣缺之外,皆为汉官缺。在京官缺,汉军司官以上得用汉缺。在外官缺,满洲、蒙古、汉军

  • 敷文阁

    宋朝阁名。南宋高宗绍兴十年(1140)建,收藏徽宗御制文集等,置学士、直学士、待制为贴职。宋阁名。绍兴十年(公元1140年)建,收藏徽宗御制文集。有学士、直学士、待制等职。

  • 尚书民曹郎

    即“民曹郎”。

  • 盐仓大使

    官名。明代置于各盐场,掌盐仓的管理。

  • 副统制

    武官名。南宋置,为统制的佐官,地位在同统制之下,见“统制”。

  • 协理大臣

    官名。清末责任内阁之副长官。又称“内阁协理大臣”。宣统三年(1911)四月设责任内阁,始置。一或二人,特简。为国务大臣副领袖。掌佐总理大臣辅弼皇帝,总理政务。总理大臣因事未能到阁,得代为办理。九月,省

  • 典宝所

    官署名。明洪武四年(1371)置,初隶王相府。十三年罢王相府,改隶王府长史司。设典宝正一人,正八品,副一人,从八品。掌诸王宝符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