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历史百科>古代官职>国务院印铸局

国务院印铸局

北洋政府时期国务院内部机构之一。依照民国元年(公元1912年)七月十六日公布的《印铸局官制》规定,其职掌如下:一、印刷官文书用纸;二、制造勋章、徽章、印信、关防、图记等;三、刊行公报、职员录、法令全书等。民国三年(公元1914年)二月一日修正官制增加一项:印刷各种单据、簿记与官版书籍。以局长一人为主官,下设秘书一人,佥事四人,主事八人,技正二人,技士六人。三年(公元1914年)五月十七日废国务院,设总统府政事堂,印铸局改属政事堂。增设参事二人,其他员额亦略有增加。临时执政府前期不设国务院,印制局改属临时执政府。后复设国务院,印铸局仍旧属国务院。北京军政府国务院亦沿置印铸局。

猜你喜欢

  • 两京郊社署丞

    见“两京郊社丞”。

  • 江浙等处行中书省

    官署名。元朝置,秩从一品。世祖至元十三年 (1276) 六月,立临安(今浙江杭州)行省。十四年三月改为江淮行省。二十一年,徙江淮行省治杭州,称江浙行省。二十三年又改江淮行省。二十六年,复徙省治于杭州。

  • 乌桓校尉

    官名,汉置,为“护乌桓校尉”的省称,秩比二千石,掌护乌桓胡,兼护鲜卑。属官有长史、司马各一人,俸皆六百石(见《后汉书·百官志》)。《后汉书·孝安帝纪》:“鲜卑围乌桓校尉于马城,度辽将军耿夔救之。”又《

  • 司属少卿

    官名。即宗正少卿,唐武则天光宅元年(684)改,中宗神龙元年(705)复名宗正少卿。

  • 案牍科

    官署名。清末学部总务司所属三科之一。光绪三十二年(1906)设。掌收储各种公文、函电、案卷、册籍,分类编号,兼管各省学务报告等事。置员外郎一人,主事二人。

  • 散员士

    官名。北魏孝文帝太和十五年(493)十二月置,申景义曾任之。十七年定为从六品上,二十三年复次职令未载。

  • 宫门仆

    官名。北魏置。掌诸宫门卫。孝文帝太和十七年(439)定为从六品中。后称宫门仆射。

  • 圆明园营总

    即“圆明园八旗护军营营总”。

  • 左一护军府副护军

    官名。唐初秦王、齐王府左一护军府次官,各置二员,从四品下。

  • 职令状

    文书名。又称关升职令状、关升荐削。宋朝中级以上官员荐举选人由判、司、簿、尉关升为令、录、职官的一种举状。荐举职官者为职状,荐举令、丞者为令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