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历史百科>古代官职>四十二阶

四十二阶

金朝把文官自从一品至九品分为四十二阶。从一品,上叫开府仪同三司,中叫仪同三司,中次叫特进,下叫崇进。正二品,上叫金紫光禄大夫,下叫银青荣禄大夫。从二品,上叫光禄大夫,下叫荣禄大夫。正三品,上叫资德大夫,中叫资政大夫、下叫资善大夫。从三品,上叫正奉大夫,中叫通奉大夫,下叫中奉大夫。正四品,上叫正议大夫,中叫通议大夫,下叫嘉议大夫。从四品,上叫大中大夫,中叫中大夫,下叫少中大夫。正五品,上叫中议大夫,中叫中宪大夫、下叫中顺大夫。从五品,上叫朝请大夫,中叫朝散大夫,下叫朝列大夫(以前叫奉德大夫)。正六品,上叫奉政大夫,下叫奉议大夫。从六品,上叫奉直大夫,下叫奉训大夫。正七品,上叫承德郎,下叫中直郎。从七品,上叫承务郎,下叫儒林郎。正八品,上叫文林郎,下叫承事郎。从八品,上叫征事郎,下叫从仕郎。正九品,上叫登仕郎,下叫将仕郎。见《金史·百官一》。

猜你喜欢

  • 供曹史

    官名,汉置,为郡属吏,位在供曹掾下,掌佐掾主祠庙供奉。参看“供曹掾”条。

  • 旅人

    官名。春秋战国置。雍人属官,掌割烹之事。《仪礼·公食大夫礼》: “旅人南面加匕于鼎”。郑玄注: “旅人,雍人之属。”官名,周设此官,掌割烹之事。《仪礼·公食大夫礼》:“雍人以俎入,陈于鼎南,旅人南面加

  • 判比部司

    官名。宋初置, 见“比部司”。

  • 步军副都指挥使

    “侍卫亲军步军副都指挥使”简称。

  • 黠吏

    奸诈狡猾的官吏。《汉书·尹翁归传》:“尹翁归治东海明察……县县收取黠吏豪民,案致其罪,高至于死。”

  • 太孺人

    命妇名号。明、清置,以封正、从七品官员之母。

  • 兵曹从事

    官名,即兵曹从事史。东汉司隶校尉及州部属吏。司隶校尉下属有从事史十二人。其有军事,则置兵曹从事,主兵事,秩百石。州刺史 (州牧) 所属职秩同。均由所部长官自行辟除。隋朝为雍州属官,视从八品。开皇十二年

  • 部本

    文书名。清朝“题本”之一,与“通本”对称。清制,在京部院衙门之题本直接送达内阁,俗称“部本”。参见“通本”。

  • 储膳司

    官署名。元朝置。秩正三品,掌太子饮膳,隶储政院,设于文宗天历二年(1329)。置卿四员,少卿、丞各二员。官署名。元天历二年(公元1329年)置,属储政院。秩正三品,掌皇太子饮膳之事。设卿、少卿、主事、

  • 昭信中郎将

    官名。东汉献帝建安 (196—220) 中孙权置。领兵。吕岱自督军校尉迁此。见《三国志·吕岱传》。官名,三国吴置,掌领兵征伐或驻守。《三国志·吴书·吕岱传》:“会稽、东冶五县贼吕合、秦狼等为乱,(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