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车下士
官名。西魏、北周春官府司车辂下大夫司车中士佐官,正一命。
官名。西魏、北周春官府司车辂下大夫司车中士佐官,正一命。
官名。简称“仪制司员外郎”。明清礼部仪制清吏司之副长官。佐郎中掌司事。明洪武二十九年(1396)改仪部员外郎设,一人,从五品。清顺治元年(1644)沿设,汉员外郎一人。七年(1650)增设满洲员外郎。
官名。唐朝置为太子内官,三员,从八品,掌东宫财货、珠宝与锦彩出入,隶司则。女官名。唐代太子内官中有此官,从八品,掌财货、珠宝、缣。见《新唐书·百官二·太子内官》。
官名。西魏、北周天官府膳部中大夫外膳上士佐官,正二命。
官名。太平天国前期置,见“掌书”。
金制,官员犯公私罪及赃污者,称为犯选格。
宋朝吏部、户部、礼部员外郎统称。
杂任职名。唐置,属左右金吾卫,员额六十人,掌皇帝出行时引导仪仗。
见“十猛将军”。
官署名。宋朝刑部所属机构,掌颁降条法、赦文,由刑部郎官领之。
官名。省称督邮、督邮掾。《汉书·朱博传》: “出为督邮书掾,所部职办”。汉朝郡府职吏,协助郡守国相监察属县,督送邮书,兼及捕系盗贼,录送囚徒。详见“督邮”。官名,简称“督邮”,汉置,为郡府属吏,掌协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