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历史百科>古代官职>司正

司正

①官名。周朝及晋等诸侯国置。为宾主宴会监礼官。《仪礼·乡饮酒礼》:“作相为司正,司正礼辞许诺。”郑玄注:“作,使也。礼乐之正,既成,将留宾,为有懈怠,立司正以监之。”《国语·晋语一》:“公饮大夫酒,令司正实爵。”韦昭注:“司正,正宾客之礼者。”②女官名。掌纠察宫闱、戒令、谪罚等事。隋炀帝始置,二人,从六品,属尚宫局。唐朝改置,为宫正之佐,二人,正六品,宫人不供职者,以牒取裁,小事决罚,大事奏闻。宋沿唐制。金同,置二人,与宫正同掌总知宫内格式、纠正推罚之事。明朝宫正司亦置,二人,正六品。


1、礼官名,掌在宴会上监礼。《仪礼·乡饮酒礼》:“作相为司正,司正礼辞许诺。主人拜,司正答拜。”《国语·晋语一》:“公饮大夫酒,令司正实爵。”注:“韦昭曰:司正,正宾客之礼者。”《后汉书·郅恽传》:“恽于下坐愀然前曰:司正举觥,以君之罪,告谢于天下。”

2、女官名,掌监察,宫人不供职者,以牒取裁,小事决罚,大事奏闻。隋置二人,从六品,属尚宫局。唐置二人,正六品,为宫正之佐。宋、金皆沿唐制,掌纠正推罚等事。明置二人,正六品,属宫正司。见《隋书·后妃传》、《新唐书·百官二·宫官》、《明史·职官三·女官》。

猜你喜欢

  • 都厢

    见“厢宫”。

  • 民政厅长

    官名,民国时置,为民政厅长官,总理民政厅厅务。参看“民政厅”条。

  • 中兵参军事

    即中兵参军。

  • 摄进勇副尉

    官名。宋朝无品武阶官,位同进勇副尉下,守阙进勇副尉上。

  • 远官

    春秋时晋国县邑等地方官职别称。《国语·晋语四》: “异姓之族,掌其远官。”韦昭注: “远官,县鄙。”

  • ■史

    官名。 西周诸侯国置。 职掌不详。 见《永盂铭》。

  • 熙明阁学士

    官名。北宋徽宗建中靖国元年(1101),改显谟阁学士置,旋复旧名。参见“显谟阁学士”。

  • 监市

    官名。春秋置。掌监督市场物价。《庄子·知北游》:“正获之问于监市履狶也,每下愈况。”王先谦集解: “监市,市魁也”。

  • 盐务稽核所

    官署名。民国二年置,属盐务署。根据善后借款条约,置中国总办一员、外国人会办一员,掌发给放盐准单及汇编盐税报告表册等事。并在各井盐地设立分所,置中国经理、外国洋协理各一人,共同担负征收存储盐务收入的责任

  • 文绣署

    官署名。金朝置,属少府监。掌织绣和制作皇帝、后妃所用服饰、烛笼照道、花卉等。设令、丞、直长等职,秩从六品、从七品、正八品。贞祐二年 (1214)唯设官一员。辖有绣工、都绣头各一人,副绣头四人,女四百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