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历史百科>古代官职>右阿速卫亲军都指挥使司

右阿速卫亲军都指挥使司

官署名。元朝侍卫亲军指挥机构。秩正三品。设于武宗至大二年(1309),掌阿速军士。置营潮河、苏沽川(古北口内),衙司在大都丽正门内。设官同左阿速卫 。下辖行军、把门千户所九翼。


官署名。元置,是侍卫亲军中主要由阿速军组成的军事机构。至元九年(公元1272年)初立阿速拨都达鲁花赤,置属官。二十三年(公元1286年)定名为阿速之军。至大二年,改立右阿速卫亲军都指挥使司,秩正三品。掌宿卫城禁, 兼营潮河、苏沽两川屯田,供给军储。其设官累有变易,后定置达鲁花赤一人,都指挥三人,俱正三品;副都指挥二人,秩从三品;佥事二人,秩正四品;经历二人,秩从七品;知事二人,承发架阁照磨一人,俱从八品;令史七人,译史、通事、知印各一人;镇抚二人。所辖有行军千户所一,把门千户二,本投下达鲁花赤一、庐江达鲁花赤一,教官(儒学教授)一。

猜你喜欢

  • 道右

    官名。《周礼》夏官之属。一说为周朝置。掌王乘象路时护卫。《周礼·夏官》: “道右,上士二人”,“掌前道车,王出入,则持马陪乘。如齐车之仪。自车上谕命于从车。诏王之车仪。王式,则下,前马。王下,则以盖从

  • 承禄署

    官署名,汉置,属中藏府,掌办宫中俸禄赏赐之事。《后汉书·孝桓帝纪》:“甲申,中藏府承禄署火。”参看“中藏府”条。

  • 县社会局

    县政府的辅佐机关。国民党政府于民国十八年(公元1929年)始置,掌理社会事项。民国二十九年(公元1940年)改为社会科。

  • 把牌

    官名。明永乐二十二年 (1424) 置,为京营中基层领兵军官。

  • 武略骑尉

    散阶称号。清朝武职正六品之封赠。初,武职中属绿营者正六品封昭信校尉,乾隆二十年(1755)改武信郎; 属八旗者正六品封承德郎。三十二年,统一为武信郎。五十一年,改此称,遂成定制。官名。清代官制,武阶正

  • 掌印监察御史

    官名。清朝都察院属官。初,十五道中仅河南、江南、浙江、山东、山西、陕西六道授给印信,其掌印者称掌道,一般监察御史称协道;湖广、江西、福建、四川、广东、广西、云南、贵州八道为不给印的空衔坐道,由六道掌道

  • 侯文学

    侯的家臣之一。三国魏置,为侯的文学侍从,如高曾为平原文学、高堂隆为历城文学。见洪饴孙《三国职官表》。

  • 行在兵部

    官署名。明永乐(1403—1424)中所置北京行在六部之一。参见“行在六部”。

  • 律例馆校对

    官名。清朝刑部所属律例馆之属官。乾隆七年(1742)设。四人,以刑部司员及笔帖式充任。掌校勘核对。光绪三十二年(1906)裁。

  • 文吏

    ①文法吏,即通晓法律的官吏,与儒者之吏相对而言。《后汉书·胡广传》:“时尚书令左雄议改察举之制,限年四十以上,儒者试经学,文吏试章奏。”②文臣泛称。《后汉书·光武帝纪》:“退功臣而进文吏,戢弓矢而散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