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事司
即“三司受事司”。
即“三司受事司”。
官名。④ 与少傅、少保并称三少或三孤,居其首位。相传西周已置,辅助太师、太傅、太保辅弼君王。《尚书·周官》: “少师、少傅、少保,曰三孤。”后不置。北周复置三孤官,与三公(太师、太傅、太保)并为大臣加
杂任职名。唐置,属乘黄署,掌驭羊车。参见“乘黄署令丞”。
官名。三国魏分司徒长史置。与司徒左长史并为司徒府僚属之长,佐司徒总管府内诸曹,位次左长史。两晋南北朝及隋初沿置。南朝或不设司徒,其府则常置,管理州郡农桑户籍、官吏考课,皆由左、右长史主持。魏、晋、宋六
官名。清末度支部清理财政处职官。宣统三年(1911)设。一人,奏补,以本部司员兼充。掌佐提调、帮提调分管清理财政事宜。
武官名。南朝宋置,为加官、散官性质的将军,秩八品。
官名。北齐置中尚药典御及丞,属中侍中省,掌供御医药。
官名。北齐置。属领左右府,佐刀剑备身正都督统领刀剑备身五职、刀剑备身等,负责侍卫皇帝左右。从五品上。
官署名。明永乐(1403—1424)中所置北京行在六部之一。参见“行在六部”。
官名。辽朝北面官,总领围场事务。下置都管、使、副使等职。
见“勋武前锋五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