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盐官
官名。金朝置。掌贩卖食盐以佐军用。曾设在阳武。
官名。金朝置。掌贩卖食盐以佐军用。曾设在阳武。
官名。宋置,见“宝文阁”。
清朝内务府广储司所属六库之一。掌储缎、纱、绸、绫、绢、布等物。置郎中二人 (兼司衣、茶二库),员外郎三人,六品司库一人,无品级副司库二人及库使若干。库藏之出纳,按月缮折,送司核对并呈府堂奏销。官库名。
明清吏部之处分制度。明朝定制,京察、大计之考察标准,通天下内外官计之,其目有八: 曰贪、曰酷、曰浮躁、曰不及、曰老、曰病、曰罢、曰不谨。清康熙十一年(1672)令以八法填注考语。后改六法之制,遂不用。
官名。清末高等与京师地方审判厅长官。详“审判厅厅丞”。
见“备身五职”。
官名,属五威将,掌佐五威将班符命于天下。详《五威前帅》条。
官署名。清朝特置管理蒙古事务之机构。崇德元年(1636)置,以承政为主官,又设参政等官佐之。崇德三年(1638)以蒙古部落尽来归附,改置理藩院,遂废。官署名。清初置,见“理藩院”。
强行削除官吏禄阶或没收其家财。
官名,汉置,即公主封地之县的县尉。参看“邑令”、“县尉”条。
官文书名。官员向皇帝上奏之文书。宋朝则规定在外官员除前两省、在京官员除上殿奏事和大两省外,不能用札子,只准用表状,称奏状。其末云“谨录奏闻,谨状”。状前和封面用黄纸贴事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