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都大达官
官名。北魏时“内都坐大官”的异称。见赵万里《汉魏南北朝墓志集释》图版九九《元飏墓志》。
官名。北魏时“内都坐大官”的异称。见赵万里《汉魏南北朝墓志集释》图版九九《元飏墓志》。
传舍小吏。《后汉书·光武帝纪》: “光武乃称邯郸使者,入传舍。传吏方进食,从者饥,争夺之。”官名,掌管传舍的小吏。参看“传舍”条。
官名。隋朝置,一员,从三品,为左监门府长官。掌宫殿门禁及守卫事。炀帝大业三年(607) 改名左监门府郎将,正四品。唐高祖武德五年(622) 复名左监门府将军。
战国时秦国经过训练的步兵之称。“锐”取其勇猛之意。
武官名。南朝宋置,为加官、散官性质的将军,秩八品。
官名。北周置。正二命。一说为春官府属官。
清制,笔帖式专任部院各衙门的满文书写与翻译等事。康熙六年(公元1667年) 定笔帖式出缺, 俱令考试补授。宗人府、内阁、各部院、八旗都统等衙门、盛京兵部、外省将军、都统、副都统各衙署,均设有笔帖式缺额
宦官名。北齐置,为长秋寺晋阳宫署次官。
官名。隋初于内侍省中置伺非八人,掌伺察非违之事。
北齐州主薄名目之一。见“州迎主簿”。
杂任职名。唐置,见“兽医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