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初主簿
官名。隋朝诸州、郡、县属官。
官名。隋朝诸州、郡、县属官。
参见“少詹事”。
官名。清置,简称提刑按察使,掌振扬风纪,澄清吏治等,详见“提刑按察使”条、《清史稿·职官三·提刑按察使司按察使》。
官署名。元朝置,秩正三品,设于文宗天历二年 (1329),掌修建大承天护圣寺,置官八员,隶太禧宗禋院。至顺二年 (1331),改隆祥使司。
官名。东宫侍从武官。北齐置,属太子左、右卫坊,员三十人,七品。东宫武官名。北齐置,见“左右卫坊率”。
官署名。元朝置,秩正三品,隶吐蕃等路宣慰司都元帅府,掌朵甘思(今四川甘孜、西藏昌都地区) 军民政务,简称朵甘思元帅府。置都元帅、经历、镇抚各一员。
官名。即河南牧。
县分职吏名。南朝置,《南史·陈本纪》记陈霸先曾“至建邺,为油库吏。”其职为主管油库。
王莽增河南属县满三十,分为六郊州,每郊州置长一人,各掌五县。见《汉书·王莽传》。
官名。唐高祖武德(618—626)初改司士书佐置,掌津梁、舟车、舍宅、百工众艺之事,三都、六府各置二员,为士曹长官,正七品下; 上州各置一员,从七品下; 中州各一员,从八品下。宋朝无职掌,用为特恩授士
官名。三国吴置。吴大帝孙权赤乌八年(245),分武昌为左、右两部,各设督一人,统兵马,职权颇重。左部掌武昌下游军务,薛莹以选曹尚书、领太子少傅迁此。官名,三国吴置,自陆逊死后,诸葛恪代逊,孙权把武昌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