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历史百科>古代官职>伯克

伯克

官名。维吾尔语音译。新疆回部旧制,凡官皆曰伯克。其职以号别之。清朝乾隆二十四年(1759)平定大小和卓叛乱后,各城派驻大臣统辖,回官则仍循旧名,唯改伯克世袭制为任命制,并分定额缺、品级,授予俸地。设官自三品至七品不等,额外空衔伯克无级,给顶戴。其职制最高者为阿奇木伯克,其次为伊什罕伯克。此外还有三十多种名目,如噶杂拉齐伯克、商伯克、哈资伯克等等,分理回务、赋税、工程、刑罚等项事务。道光八年(1828)定,三品至五品伯克由本城大臣填注履行,咨送喀什噶尔参赞大臣覆核上闻,六品、七品咨送验放。故事,大伯克回避本城,小伯克回避本庄。光绪十年 (1884)新疆改建行省,各城分别改建府县,除阿奇木伯克、伊什罕伯克职秩较竣仍留原衔外,余皆裁汰。


伯克”是维吾尔语的音译。瞿蜕园《历代职官简释·伯克》:“清制于新疆委任本族办理地方事务,概各伯克,另加名目以别其职务。如阿奇木伯克总理回务,伊什罕伯克为副,噶币纳齐伯克掌理田赋,商伯克掌征输,哈子伯克掌词讼,都官伯克掌递送兵马粮饷文卷一切官物及分攒差务,密喇布伯克掌水利,明伯克掌千户之征输一切杂务,什和勒伯克掌驿馆薪刍诸务,帕察沙布伯克掌巡缉牢狱诸务,玉资伯克掌百户之征输一切杂务。”详见《清史稿·职官四·回部各官》。

猜你喜欢

  • 监舶

    宋朝监市舶务简称。

  • 五官

    ①五种官名合称。先秦典籍所载说法不一。或说为司徒、司马、司空、司士、司寇。亦指五行之官和五方之官。②女官名。西汉宫中女官有五官,秩视三百石。③司历之官。唐朝司天台 (太史局) 以春官、夏官、秋官、冬官

  • 织造

    官名。明清负责江南织造衙门之长官。明朝于南京、杭州、苏州各置提督织造太监一人,均由宦官充任。掌织造御用龙衣。清朝沿置,江宁、杭州、苏州三处各设织造监督一人。简称“织造”。例以内务府司员简派,一年更代。

  • 宫尹府少尹

    官名。唐置,见“宫尹府”。

  • 番经厂

    宫廷祗应机构。明置,掌习念西方梵呗经咒。宫中英华殿所供西番佛象,都设近侍司其灯烛香火。凡做好事,则悬设幡榜。本厂内官,都戴番僧帽,穿红袍,黄领,黄护腰。主官有掌厂太监一人。

  • 奋武将军

    官名。新莽及东汉末曾置。三国两晋南北朝为杂号将军中地位较高者。魏、晋、宋四品,北魏孝文帝太和十七年(493)定为四品下,二十三年改从四品。杂号将军名,西汉置,掌帅军征伐或驻守。《汉书·冯奉世传》:“天

  • 议曹掾

    官名,汉置,为郡守属官,无固定职事,参与谋议。《后汉书·孔奋传》:“建武五年,河西大将军窦融请奋署议曹掾,守姑臧长。”议曹也作谋曹,多以境内名士担任。其后,各朝郡府多置。也有称议曹掾为议曹祭酒的。

  • 合台

    官场用语。宋朝御史台自御史中丞至御史每人各上一奏章,以言某官之罪,称合台。

  • 部郡国从事

    官名。东汉司隶校尉及州部属吏。司隶校尉所属,每郡国一人,主督促文书,察举非法,如案系郡国属吏,奏免守相。秩百石。州部所属职秩同 ·均由所部长官自辟除。官名,东汉置,属司隶校尉,由州自已任命,掌督促文书

  • 并省尚书

    北齐并州尚书省属官。《北齐书·张保洛传》:“康德,代人也。历数州刺史,并省尚书,封新蔡郡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