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政务处
官署名。清末中央政务机构。光绪三十二年 (1906),改督办政务处设。次年併入内阁。掌审议变通政治章奏,研究奉旨交议事件,请旨裁夺。置政务大臣,无定额,由军机大臣、大学士兼充。参预政务大臣,各部尚书兼充。下设提调二人,帮提调六人,总办一人,帮总办二人,并文案、递事官等。宣统三年 (1911) 裁。
官署名。清末中央政务机构。光绪三十二年 (1906),改督办政务处设。次年併入内阁。掌审议变通政治章奏,研究奉旨交议事件,请旨裁夺。置政务大臣,无定额,由军机大臣、大学士兼充。参预政务大臣,各部尚书兼充。下设提调二人,帮提调六人,总办一人,帮总办二人,并文案、递事官等。宣统三年 (1911) 裁。
官名,全名为銮舆卫掌卫事大臣,清置,为銮舆卫长官,正一品,无专员,以满蒙王公大臣兼任。与銮舆使共掌卫事。参看“銮舆卫”、“銮舆使”条。
官名。太平天国设置,属北王府,员额六十人,官阶为职同总制。参见“典马”。
官名。战国秦置。主管财政收支的官吏。官府、范囿等机构及县尉等官员僚属均设。有“官计”、“苑计”、“尉计”等名称,总称为“计”。《睡虎地秦墓竹简·效律》:“计用律不审而嬴不备,以效嬴、不备之律赀之,而勿
州医学教职。唐制于州医学置助教,佐医学博士教授医学生,秩未入流。
官名。北魏置。孝文帝太和十七年(493)定为从五品中。参见“崇虚局”。
官名。太平天国前期置,见“掌书”。
官名。太平天国设置,为天朝典官,掌铸造铅弹。员额四人,官阶为职同指挥。
官名。金置,为三司所属事务官。员额二人,秩从七品,以识女真、汉字人充任。
世袭官位。《左传·襄公十四年》: “世胙大师。”
官名。即“文选司员外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