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历史百科>古代官职>交通部购料委员会

交通部购料委员会

交通部直属机构。国民党政府交通部为采购所辖各机关需用物品及邮电航各种材料起见,设立购料委员会。依照民国二十一年(公元1932年)五月三十一日公布的《交通部购料委员会章程》规定,设委员七至十一人,由部长遴选派充,分组办理审核及采购一切事宜。上述委员除二人或三人为专任委员外,其余就部员或所辖各机关高级职员之熟悉材料情形者选派兼任;委员长一人,综理一切会务,由部长就委员中指定;本会文书、记录及缮写事宜,均由交通部职雇员中指派兼办。交通部所辖各机关需用物品材料除价值在一千元以下者应由各主管司审核办理外,其余均需先将品名、数量、价值、用途等开具详细清单,呈由部长发交本会审核购办,但遇紧急情形呈经部长核准采购者得自行采购,事后仍应将品名、价值、数量呈请部长发交本会审核。本会审或采购各种物品材料应召集会议议决办理,其采购方法以公开招标为原则,所有一切手续悉依据部颁《附属机关购料章程》办理。本会各议决案由委员长呈送部长核行,对于各机关采购材料如发现情弊应呈请部长加以查究。

猜你喜欢

  • 副万户

    官名。明朝万户府副长官。明初于各万户府置,从四品,掌带军士从征诸事。后罢万户府,遂革。只在少数民族地区设为土官。

  • 修功德使

    官名。唐德宗贞元四年(788)以后置,与左右街大功德使、东都功德使总领僧、尼之籍及功役。

  • 上都尚酝局

    官署名。设于元世祖至元二十九年(1292),秩从五品,隶宣徽院。职掌、置官同“大都尚酝局”。

  • 三馆

    官署名合称。即史馆、昭文馆、集贤院。宋初置,掌修史、藏书、校书之事。置昭文馆大学士、集贤殿大学士、监修国史,皆由宰相兼领。又置集贤院学士、集贤殿修撰、直集贤院、集贤校理、史馆修撰、直史馆、史馆检讨,直

  • 右武候大将军

    官名。隋朝十二卫大将军之一,置一员,正三品,与左武候大将军同掌车驾出营卫,分领府兵; 炀帝大业三年(607)改名右候卫大将军。

  • 尚书民曹郎

    即“民曹郎”。

  • 御伯上士

    官名。西魏恭帝三年(556)置,天官府御伯中大夫属官,正三命。北周武帝保定四年(564)改称纳言上士。

  • 泄谟觚

    官名,汉时伊都国置此官。《三国志·魏书·乌丸鲜卑东夷传》:“伊都国,官曰尔支,副曰泄谟觚、柄渠觚。有千余户,世有王,皆统属女王国。”

  • 顺义中郎将

    官名。北魏置。孝文帝太和十七年(493)定为从五品下,二十三年复次职令,未载。

  • 甘边宁海镇守使

    官名。北洋政府设置,见“青海办事长官”。